[实用新型]支架放煤口负压雾化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7376.5 | 申请日: | 200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4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谢耀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5/02 | 分类号: | E21F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雪兰 |
地址: | 221116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放煤口负压 雾化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放煤口负压雾化除尘器,尤其适用于矿山井下放顶煤工作面的除尘,也适用于其它需要除尘的场合。
背景技术
放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是构成放顶煤工作面的主要尘源之一。现有的放顶煤工作面放煤过程中的粉尘控制技术,主要是采用在液压支架未尾梁安装喷嘴的方式进行喷雾降尘。由于该方式采用的水源一是低压自然水,雾化效果差,水雾不能有效的和粉尘亲和后凝结降落;二是安装位置不合理不能有效覆盖产尘点,水雾不能有效的阻断粉尘的流动和逃逸,三是低压喷嘴自身的缺点,易堵塞寿命低,因此放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支架的架间窜到架前人行空间,浓度远远大于国家标准,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工作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好的支架放煤口负压雾化除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放煤口负压雾化除尘器,设置一基体钢管,基体钢管一端设有与其相通的漏斗状吸风口,另一端设有由卡兰连接有内设喷嘴的喷射引风管,喷射引风管上设有引入高压水流的进水口。
所述漏斗状的吸风口用四块梯形钢板焊接制作而成;所述与基体钢管相连的喷射引风管交错排列,至少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雾化除尘器,用L型可旋动的结构,管路接口采用快速接头,整体结构紧凑,外形尺寸优化。采用引风管的布置方式,安装在支架尾部四连杆下方,正对放煤口,使放煤口产生一个高速水雾涡旋场,粉尘在涡旋场内被吸收降除。雾化呈扇面覆盖支架一侧后部运输机道放煤空间,吸风口处于支架另一侧放煤范围。覆盖产尘点阻断粉尘逃逸,降除放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呼吸性粉尘,避免水雾遮挡操作工的视线,降低粉尘对工人身体健康和安全工作环境的危害。可以净化综放工作面后部机道产生的粉尘,雾化效率好,除尘效率高,能有效的覆盖和阻断粉尘漂移路径,结构合理,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吸风口-1,基体钢管-2,法兰-3,引风管-4,进水口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雾化除尘器,设在液压支架放煤口,主要由一基体钢管2构成,基体钢管2一端设有与其相通的漏斗状吸风口1,漏斗状的吸风口1用四块梯形钢板焊接制作而成,另一端设有由法兰3连接有内设喷嘴喷射引风管4,喷射引风管4上设有引入高压水流的进水口5,基体钢管2上方设有固定耳板。
工作原理:由巷道的泵站提供高压水经高压管路输送到工作面架间,经控制阀再连接到高压水流的进水口5上,高压水被分配到两个喷射引风管4的喷嘴上,喷嘴产生高速水雾并在钢管内产生水雾活塞作用,于是在引风管4前方出现高速喷射的水雾扇面,在引风管4的后方产生一定的负压,引风管4产生的负压叠加后经过基体钢管2传递到吸风口1,交错排列的喷射引风管4喷出呈扇面水雾,覆盖后部机道风流,在水雾的卷吸与屏蔽作用下,放煤过程中大部分粉尘被清除。位于架间另一侧放煤范围的吸风口用较大的负压捕捉这一侧的粉尘,这部分被吸收的粉尘沿基体钢管2到引风管4,在水雾活塞的作用下变成煤泥水随水雾一起喷出。随着放煤工的操作,固定在尾梁连杆上的除尘器随尾梁一起活动,这样除尘器始终工作在除尘点的最佳位置,位于支架一侧的引风管喷射高速水雾,位于支架另一侧的吸风口则强烈的吸收着这一侧粉尘,在支架后方空间形成一个高速的水雾涡旋场,场内的粉尘随着高速的喷、吸旋转被迫降除,场外附近的粉尘被部分吸附降除,达到高效综合净化放煤工序中产生的粉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