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7165.1 | 申请日: | 200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2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戴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香明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6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旋风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流体气流中分离颗粒的装置,特别的是一种从空气流体中分离灰尘等颗粒的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旋风分离装置是一种通过旋风桶中高速旋转的气流产生的离心力分离气体和灰尘污物的装置。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两级旋风分离装置串连,使得含有灰尘的空气通过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初步过滤去除大颗粒的灰尘,再通过下游旋风分离装置进一步滤去灰尘微粒,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但是,在提高了除尘效率的同时,两级旋风分离装置串连的结构也必然增大了装置的体积,给用户操作带来不便,目前的技术中,下游旋风分离装置一般是设置在上游旋风分离装置的上部,使得整个旋风分离装置的纵向尺寸比较大,很多吸尘器在造型设计时,无法使用这种比较高的旋风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纵向尺寸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它包括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所述的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旋风桶和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旋风桶内的初级过滤装置,所述的下游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二旋风桶和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旋风桶内的次级过滤装置,所述的上游旋风分离装置上具有进风口,所述的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之间通过连接通道相连通,所述的下游旋风分离装置上具有出风口,所述的进风口、连接通道和出风口依次相连通,所述的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并列设置。
所述的第一旋风桶的轴心线与所述的第二旋风桶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a为零度到30度。
在所述的第一旋风筒和第二旋风筒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盖体,所述的盖体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的盖体上并与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的出风口与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的第二旋风筒与第一腔体通过所述的连接通道相连通。
所述的初级过滤装置包括呈圆筒形或圆锥形的第一滤网;所述的次级过滤装置包括呈圆筒形或圆锥形的第二滤网。
在所述的第一旋风筒和第二旋风筒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手持的手柄。
所述的第一旋风桶包括与第一旋风桶的侧壁相枢轴连接的第一底面件,所述的第二旋风桶包括与第二旋风桶的侧壁相枢轴连接的第二底面件,所述的第一底面件和第二底面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由于将上游旋风分离装置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并列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尺寸较小,便于安装设置在吸尘器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剖视图;
附图5为附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6为附图3沿着B-B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上游旋风分离装置;2、下游旋风分离装置;3、进风口;4、连接通道;5、出风口;6、盖体;7、手柄;8、旋风分离装置;9、吸尘器;11、第一旋风桶;12、第二旋风桶;111、初级过滤装置;121、次级过滤装置;113、第一底面件;123、第二底面件;1111、第一滤网;1212、第二滤网;61、第一腔体;62、第二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6所示意: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它包括上游旋风分离装置1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2,所述的上游旋风分离装置1包括第一旋风桶11和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旋风桶11内的初级过滤装置111,所述的下游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二旋风桶12和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旋风桶12内的次级过滤装置121,所述的上游旋风分离装置1上具有进风口3,所述的上游旋风分离装置1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2之间通过连接通道4相连通,所述的下游旋风分离装置2上具有出风口5,所述的进风口3、连接通道4和出风口5依次相连通,所述的上游旋风分离装置1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2并列设置,这里所述的并列指的是沿横向并列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旋风桶11的轴心线与所述的第二旋风桶12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在其他情况下,第一旋风桶11的轴心线与第二旋风桶12的轴心线的夹角a可以取零度到30度中的值。
在所述的第一旋风筒11和第二旋风筒12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盖体6,所述的盖体6具有第一腔体61和第二腔体62,所述的进风口3位于所述的盖体6上并与第一腔体61相连通,所述的出风口与第二腔体62相连通,所述的第二旋风筒12与第一腔体61通过所述的连接通道4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香明,未经戴香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