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7117.2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68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良彬;胡方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D9/00;B27C1/10;B27C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6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尤其是一种具有排屑阀的手持式电刨。
背景技术
英国公告专利第2,339,720号专利揭示了一种具有双向排屑装置的手持式电刨,该电刨具有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动力源,以及由该动力源驱动的刨刀。电刨的排屑装置具有管状的排屑阀,该手持式电刨的壳体形成收容腔,收容腔的一端具有第一管接头,该排屑阀收容在收容腔内,其一端抵靠在该第一管接头上,另一端抵靠在容纳传动带的盖子形成的第二管接头上,该第一、第二管接头用于连接集尘装置,电刨的排屑方向可通过阀门绕其轴线旋转来有选择地从电刨的一侧转到另一侧。因而, 当集尘装置连接在电刨壳体的左边时,如果工件具有底部和左侧壁,可以转动排屑阀使排屑方向从左排屑变化为右排屑,集尘装置便可以连接在壳体的右边,靠近工件左侧壁的工件的底部便可以被加工,反之亦然。
上述管状的排屑阀通过壳体和容纳传动带的盖子可转动地固定在壳体上的结构,组装工艺比较复杂,而且当需要拆卸排屑阀时,需要将容纳传动带的盖子拆下,拆装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独立拆卸的排屑阀的手持式电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屑阀与壳体的组装工艺比较简单的手持式电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壳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排屑阀,所述排屑阀上设置有与壳体配接的第一止档元件以及第二止档元件,其中至少一个止档元件可拆卸式连接于排屑阀上。
其中,所述第一止档元件具有止档部以及连接部,第一止档元件的壁厚自止档部逐渐递减至连接部;所述排屑阀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第二止档元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凹槽配接的环形的凸部;所述排屑阀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止档元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接的第三定位部、第四定位部;所述排屑阀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止档元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接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止档元件上设置有第五定位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五定位部配接的第六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止档元件为具有开口的环形元件,开口沿第二止档元件的轴向贯穿第二止档元件。
其中,所述第二止档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具有开口的环形的弹性元件;所述开口沿弹性元件的轴向贯穿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止档元件为封闭的环形元件。
其中,所述第二止档元件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止档元件具有端部以及配接部,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止档元件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其中,第二止档元件的内圈的小径的尺寸与凹槽的尺寸相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止档元件设计为具有沿轴向纵向贯穿第二止档元件的开口的环形元件,或横截面为圆形并在端部设置有缺口的环形元件,或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环形元件,而且第二止档元件拆卸式连接于排屑阀上。在组装时,将排屑阀插入收容腔内,当设置在排屑阀上的第一止档元件与壳体抵靠时,便可将第二止档元件用手或借助简单的工具套设在排屑阀上的凹槽内,第二止档元件便与壳体抵靠。该种排屑阀的组装工艺比较简单。
当需要拆卸排屑阀时,只需要将第二止档元件拆下,排屑阀便可从壳体中取出,而不用拆卸壳体。该种排屑阀拆卸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动力工具为手持式电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具体的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刨的立体图;
图2是图中手持式电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止档元件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第二止档元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止档元件与壳体以及排屑阀配接时的截面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止档元件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第二止档元件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止档元件与壳体以及排屑阀配接时的截面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刨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止档元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轮廓LED灯光引导系统
- 下一篇:方轴与梅花孔的配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