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感电容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929.5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95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詹国敏;赵海泉;韦东;张紫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钛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8 | 分类号: | H05K1/18;H02J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18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电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自动化产品,尤其是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即DSTATCOM)用的电容安装板的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无感电容板结构。
背景技术
电网谐波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却越来越高。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可以克服无源滤波器等传统谐波抑制产品的缺点,以其卓越的滤波性能受到广泛关注。近几年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以数字化控制技术实现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成为电力电子技术中新的研究热点。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内现在对大容量DSTATCOM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主电路结构比较简陋,可靠性不高,整体构架不清晰,拆卸性能不佳等。近年来虽然也作了一些改进,但它们仍然存在:
1.杂散电感大:直接将无感电容安装固定在正负母排的螺柱上,而且在接触处的载流量小,杂散电感大。
2.固定不紧:将每个无感电容器的电阻腿绕成圆环状,直接固定在螺柱上,这样不仅不易固定,而且装拆非常不便,且电阻腿容易损坏。
3.无感电容的容量无法扩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DSTATCOM的主电路中的无感电容器因安装连接方式不对而存在的杂散电感大、固定不可靠、容易扩展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无感电容板结构,以保证主电路杂散电感小、结构可靠、电解电容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感电容板结构,包括印制板1,其特征是在印制板1的正面和反面均覆有金属导电层,无感电容器2安装在印制板1上,它的负极与印制板1正面的金属导电层焊接相连,它的正极与印制板1反面的金属导电层焊接相连,无感电容器2的负极通过与印制板1正面的金属导电层焊接相连的负极连接柱3连接到负母排5上,无感电容器2的正极通过与印制板1反面的金属导电层焊接相连的正极连接柱4连接到正母排6上,正母排6和负母排5叠装在一起,它们之间安装有绝缘纸。
所述的无感电容器2的连接方向与母排磁场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无感电容板制造的缓冲电路更为可靠,它大大减少了缓冲电路的杂散电感,有利于保证主电路更为可靠安全地运行。
2.整体结构电路清晰、结构美观,便于调试和维护。
3.能有效保证无感电容器不易损坏,无感电容器直接焊在印制板上,印制板连接在螺柱上,这样,电容器装拆方便,不易损坏。
4.电容的容量可扩展,无感电容器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无感电容的缓冲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感电容器布置方向与杂散电感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感电容排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3、4所示。
一种无感电容板结构,包括印制板1,其特征是在印制板1的正面和反面均覆有金属导电层,无感电容器2安装在印制板1上,它的负极与印制板1正面的金属导电层焊接相连,它的正极与印制板1反面的金属导电层焊接相连,无感电容器2的负极通过与印制板1正面的金属导电层焊接相连的负极连接柱3连接到负母排5上,无感电容器2的正极通过与印制板1反面的金属导电层焊接相连的正极连接柱4连接到正母排6上,正母排6和负母排5叠装在一起,它们之间安装有绝缘纸。正母排6和负母排5之间的距离应小于等于0.8mm。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无感电容板的缓冲电路图。无感电容是用于吸收IGBT关断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按照能量守恒定理,缓冲电容吸收的能量等于直流母线的等效电感释放的能量,则有如下等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钛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钛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像质微型变焦光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清醒大鼠实验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