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847.0 | 申请日: | 200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6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万水;肖江声;唐爱霞;李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水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3/24;B32B17/02;B32B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18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钢材增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型材。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滑冲孔钢板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化学介质腐蚀、抗疲劳性和电绝缘性好等诸多优点。由于玻璃钢材料具有弹性模量低和各向异性等特点,简单地使用玻璃钢材料制造的型材不易满足高性能、低成本的要求。通常是通过两种方法来增加玻璃钢型材承载能力的,第一是通过在玻璃纤维中加入强度和模量高的碳纤维;第二是通过增加型材的截面面积和提高截面惯性矩,达到提高玻璃钢构件的刚度的目的。碳纤维价格高,即使应用较少,也使构件的是价格升高,降低了竞争力。通过增加型材的截面面积和提高截面惯性矩,可以提高型材的抗弯抗扭的性能,但增加了玻璃纤维原料的用量,生产成本增加,材料用于满足型材的刚度要求,而材料强度高的特性没有得到发挥,因此需要将玻璃纤维材料及传统结构材料进行合理的组合,开发经济实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构件。
发明内容
为了概括本发明的目的,在这里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方面、优点和新颖特征。应了解,无需所有这些方面、优点和特征包含在任一特殊的实施例中。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防滑冲孔钢板的玻璃钢型材,显著提高玻璃钢型材的刚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将防滑冲孔钢板置于玻璃纤维铺层中,形成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这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由表面毡1、玻璃纤维无捻纱2、玻纤预定向增强织物3、玻璃纤维毡4、防滑冲孔钢板5构成。在防滑冲孔钢板5的一面或两面贴合玻璃纤维毡4,玻璃纤维毡4中的玻璃纤维嵌入防滑冲孔钢板的孔51中,与树脂形成连接销结构,使防滑冲孔钢板与玻璃纤维结合在一起。冲孔钢板的孔可以根据需要冲成圆、多边形和椭圆等各种几何形状,可以是同样的尺寸和形状,也可以不同;孔的间距可以相同或不同。冲孔钢板在层合板型材中可单层或多层铺设。防滑冲孔钢板上可以布置销钉,销钉形状可以为钩状和铆钉形状以及各种头部比销钉杆直径大的块状物,它们布置在孔的周围,长度和密度根据需要设计加工。玻纤毡、玻璃纤维预定向增强织物的铺层与厚度、无捻纱层厚度以及铺层顺序根据需要设计。型材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各种形状,可以是开口或闭口的形状,防滑冲孔钢板在需要增强的地方衬入,通过拉挤成型工艺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防滑冲孔钢板生产技术成熟,强度高,价格低廉,使型材的成本降低。
2.由于钢材的弹性模量比玻璃钢型材弹性模量高许多倍,在玻璃钢内铺设防滑冲孔钢板,可以显著地提高型材的刚度。
3.防滑冲孔钢板表面具有一定的凹凸形状,玻璃纤维毡中的玻璃纤维嵌入防滑冲孔钢板的孔中,与树脂一起形成连接销结构,连接强度高,具有很好的层间连接和抗疲劳性能。
4.防滑冲孔钢板连续性好,避免了编织钢丝网钢丝容易滑动,在进行拉挤成型技术生产时,不会出现由于丝网钢丝滑移造成卡模的问题。
5.防滑冲孔钢板抗疲劳性能好,避免了焊接钢丝网中,焊接节点处疲劳强度降低的弱点。
6.防滑冲孔钢板可以通过调节孔的排列和间隔密度,改变材料在不同方向的弹性模量,具有良好设计性能。
7.由于防滑冲孔钢板置于树脂基玻纤增强复合材料中,不易生锈或腐蚀,型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8.防滑冲孔钢板能够按所需的截面形状预制成形,在需要增强的地方衬入玻璃钢内,通过拉挤成型工艺制成玻璃钢型材,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滑冲孔钢板;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滑冲孔钢板I-I截面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带销钉的防滑冲孔钢板;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带销钉的防滑冲孔钢板I-I截面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销钉的形状;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及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水,未经万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设备的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呈现信息的通知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