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卫星通信中的虚拟拨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36778.3 | 申请日: | 2007-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91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顾捷;李玮;石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网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 地址: | 21006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通信 中的 虚拟 拨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卫星通信传输的虚拟拨号网络装置,属于无线网络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现阶段我国不少地区地面通信带宽资源不够,无法完全支持流媒体传输,而同时互联网营运商们为了防止网络广播风暴,施行限制性网上广播业务;同时运营商为了防止带宽被少数流媒体应用占用,设置了许多策略限制视频应用。但是一些如远程课堂教学的特征是其网络下行信息量大,且大多是以图像和声音为主。显然现存的地面互联网是不能很好地支持的,而通过卫星信道则恰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远端节点可以与中心建立直接的连接,大容量的多媒体数据直接传输到位;交互中的声音、文字等信息上传,由于信息量相对较小,一般的地面互联网还是能很好地支持。基于卫星通信具有距离远且覆盖面宽的特点,非常适合我国幅员辽阔,特别是地面通信不发达的偏远地区,上述特点同时弥补了大范围远距离使用地面长途宽带通信的成本问题,使得基于IP(互联网协议)的卫星广播同时也可以传输所有的多媒体数据。
现有的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双向的卫星调制解调器,如Advantech公司的S4100F型卫星调制解调器,可达到远端节点和中心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传输,但是从远端节点对中心进行回传同样需要依靠卫星来传输,使用成本太高。另一种方式是使用单向的卫星调制解调器,如经天通信公司的PCVSAT型卫星调制解调器,该产品的远端节点只能接受来自中心的卫星信号,不能实现回传,使用成本虽低,却给远端节点与中心的信息交流带来诸多不便,于是现阶段急需一种具备低成本并能提供高速下载的实用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卫星通信中的虚拟拨号装置,具有成本低廉、覆盖面广、下行传输速度快,通信质量高的优点。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对称信息传输进行双向通信,并采用下行信道直接构网模式达到高速数据传输的目的。所谓不对称信息传输是指上下行传输速率不同,具体是指单向小站下行传输数据采用电磁波方式,其特点是速率可达到几十兆比特每秒,而从单向小站上行传输数据采用网线连接的方式,其传输速率较小且受容易受地面网络连接速度的限制,最多只有几兆比特每秒;所谓直接构网模式是指从卫星下来的电磁波通过卫星接收单元转换成能够在网络上传输的普通数据。本发明中数据流,即IP数据包,经由主站端转换为DVB-S标准(中国广电行业信息传输的标准,即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Satellite,数字卫星广播系统标准)的数据,经调制后以电磁波形式发送至卫星,然后由卫星接收单元将接收到的电磁波去噪放大并还原成原始IP数据包。
本发明包括主站单元、卫星接收单元、地面回传单元和辅助单元;其中主站单元向卫星接收单元进行卫星信号传输,地面回传单元通过地面虚拟拨号传输和网线分别与主站单元和卫星接收单元连接,同时卫星接收单元通过电缆及分配器与辅助单元相连接。
所述的主站单元包括通讯卫星、卫星发送中心和虚拟拨号接收设备;通讯卫星接收从卫星发送中心发出的无线电卫星信号,并将该无线电卫星信号发送至卫星接收单元;卫星发送中心与虚拟拨号接收设备通过普通网线连接。
所述的卫星接收单元包括室外天线及其馈源及变频器和卫星接收计算机终端该三者通过有线信号馈线依次串联连接。卫星接收计算机终端是一台加装了标准室内卫星接收卡的标准计算机终端。
所述的地面回传单元包括地面网络连接以及地面计算机终端,两者通过网线互连,地面网络连接还通过地面虚拟拨号传输和地面网络连接分别与虚拟拨号接收设备和卫星接收计算机终端相连。地面计算机终端是一台包括虚拟拨号网络装置和虚拟拨号程序的标准计算机终端。
所述的辅助单元包括视频一音频转接设备和多媒体设备,通过复合线或S端子线互连并最终与卫星接收计算机终端通过电缆及分配器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卫星下行传输速度快:最高可达到几十兆比特每秒;成本低廉:所使用的硬件都是现有环境下标准硬件,无须改装;覆盖面广:卫星和网线可覆盖到的区域都可以适用本发明方法;天地环网的通信方式,是不对称信息传输中最经济的双向通信产品;下行信道直接构网模式,使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更便捷,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网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网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