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混式旋流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758.6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3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陆凤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凤金 |
主分类号: | F23D14/62 | 分类号: | F23D14/62;F23D14/0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5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混式旋流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混式旋流燃烧器,应用于诸如宾馆、酒家、食堂之类的灶具上,属于厨房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上述例举的但不限于的场所使用的灶具上的燃烧器结构是与普通的家用液化气灶具上的燃烧器相仿的结构,这种结构虽然能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存在有以下欠缺:一是节能效果无法体现;二是不能充分燃烧,导致烟气中的一氧化碳高于相关标准例如国际标准0.10%的要求;三是燃烧温度值低,往往仅在800-1000℃左右,导致火力不旺而影响菜肴的加工质量及时间,并且浪费能源;四是所配备的风机造成的噪声大,影响操厨环境,等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可以有益地节约能源的、改善燃烧效果而降低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的、得以提高燃烧温度而满足各种菜肴加工要求并且可缩短加工时间的、降低由鼓风机所产生的噪声的预混式旋流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预混式旋流燃烧器,它包括一构成有混合气腔并且在外壁的上、下方分别延设有固定座和用将混合气引入到混合气腔中去的进风接口的混合气筒体;一燃烧板,设在所述混合气筒体的顶部,板体上间布有与混合气腔相通的混合气通孔,燃烧板的中央凹设有一火帽腔;一间布有气孔的常明火帽,于所述的火帽腔内;一间布有通气孔的布气盘,设在混合气腔的偏下部,并且居于进风接口的进风口的上方;一明火管,自混合气筒体的底部穿入并且在穿过布气盘后穿及到燃烧板的火帽腔中央;一液化气引入管,自混合气筒体的底部引入后定位于布气盘上,并且探出于布气盘;至少一对螺旋叶片,在布气盘的上方部位与混合气腔的腔壁固定;一压火圈,置于所述的燃烧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气通孔是倾斜孔,倾斜孔的斜向是与所述的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一致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倾斜孔的倾斜角度为2-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倾斜孔的倾斜角度为3-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座为固定盘或固定脚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推荐的结构与已有技术相比可节能30%以上;燃烧效果理想而能将烟气中的一氧化碳降至0.001%;燃烧温度最高可达1200℃以上,可缩短对菜肴的加工时间,进一步节约能源;布气盘兼有布气及降噪之效,能改善操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应用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使专利局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有益效果,申请人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尽描述如下:
请参阅图1,给出了一个用金属制成的并且优选的形状为圆筒体的混合气筒体1,该混合气筒体1是完全中空的,从而构成为混合气腔11,混合气腔11的底部应当是封闭的而上部则是敞口的。在混合气筒体1的外壁并且偏上方延设有一固定座12,按本实施例,所推荐的固定座12犹如法兰边,因此是固定盘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如果改为围绕混合气筒体1的多个固定脚,那么也完全是可行的,因此而知,对于固定座12的形状不应受到所举例子之限制。混合气筒体1的外壁靠近底部延接有一进风接口13,该进风接口13是用来与鼓风机(通常为涡流式鼓风机)连接的,由进风接口13的进风口131将由鼓风机9鼓入的空气引至混合气腔11中。燃烧板2焊固在前面提到的混合气腔11上部的敞口部位,在燃烧板2上布满有混合气通孔21,混合气通孔21的倾斜角度优选为2-10°,较好地为3-7°,更好地为4-6°。以目前的图示位置状态为例,所有混合气通孔21一律向左倾斜,这是为了与螺旋叶片7的旋向相一致,因为螺旋叶片7的旋向即螺旋方向决定了混合气的气流旋向,因此混合气通孔21的倾斜方向必须兼顾于此。如果螺旋叶片7的旋向与目前图示状态相反,那么混合气通孔21的倾斜方向也相反。又见,在燃烧板2的中央即燃烧板2所朝向外的一侧中央形成有一个凹坑,藉由该凹坑而构成为火帽腔22,该火帽腔22的不言而喻的作用是供常明火帽3容纳,常明火帽3上同样间布有气孔31。常明火帽3起到小火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凤金,未经陆凤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推式道路清扫车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