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感抗叠压母线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749.7 | 申请日: | 200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14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州市科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江苏省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抗 母线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直流或交流电进行分配的电源及配电领域,广泛应用于通信电源、不间断电源、高速火车动力头、城市地铁等的电源和逆变电源分配。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讯机站电源分配上,采用电缆将从电源来的电配到所需用电的单元;对不间断电源等行业,采用裸露的铜排进行配电。但是,由于通讯机站内部空间的有限,并且由于电流很大,导致电缆需要很粗,电缆在机柜内部的拐弯和布线很困难,电感比较大,机柜内温度较高;对使用IGBT的行业,采用裸露的铜排或在铜排间加环氧树脂板进行绝缘配电,电感比较大,母线排的温度较高,不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裸露的铜排的电感大,安全性较差所出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低感抗叠压母线排的成型工艺,使叠压母线排的感抗大大下降,散热更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应用的原理:根据感抗L=ρ×(l*a/d),ρ为感抗系数,l为铜排的长度,a为两铜排间绝缘材料的厚度,d为铜排的宽度。在铜排的长度、宽度都不可变的情况下,降低两铜排间绝缘材料的厚度就可以大大降低母线排的电感抗。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生产出低感抗叠压母线排的生产工艺,它是在铜排与铜排之间采用薄膜绝缘,采用热熔合工艺,把数种不同规格的铜排叠合在一起,使整个叠合在一起铜排所形成的母线排的电感抗最低。在铜排与铜排之间,将双面涂覆有热固性环氧树脂胶的绝缘材料(如PET)膜(如0.2mm厚),切割成所需要的形状,定位准确后,填在铜排与铜排之间,同时,在铜排的外面将单面涂覆有热固性环氧树脂胶的绝缘材料(如PET)膜,定位准确后,盖在铜排的外面。把他们装在固定的夹具中,放到热熔合压机中按照工艺曲线图,加压、加热,保温、最后冷却,叠压到一起。被叠压到一起的母线排可能有一层,也可能有多层铜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有一定几何形状的铜排,多层次地叠压在一块板上,在一块板上的不同铜排,彼此之间的间隙很小,通常在0.5毫米以下,其特征是绝缘隔离层薄,数种铜排在一块板上,其输入/输出在一块板上完成,可以在不同的铜排(层)上通过不同的电压或不同的电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低感抗叠压母线排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IGBT应用的剖视图。
图1中,(1)接地屏蔽层,(2)+24V,(3)-48V,(4)中性返回层,(5)+48V,(6)接地屏蔽层。
图2中,(7)环氧数脂胶灌注封边,(8)薄膜(如PET)自行封口,(9)薄膜(如PET)粘合在铜排上。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有六层铜排,铜的大小,厚度根据所通过的电流大小而定,通常情况下为0.8~6.0毫米,铜排材料为T2纯铜,半硬度。铜排通过冲切、打弯、拉伸、去毛刺、压输入/输出端子、电镀等工艺确保输入/输出和外形尺寸满足连接安装的要求。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铜排与铜排之间,采用双层涂覆热固化型环氧数脂胶的薄膜(如PET)隔开,铜排的外部采用单层涂覆热固化型环氧数脂胶的薄膜(如PET)覆盖,可以采用薄膜(如PET)自行封口,也可以采用环氧数脂胶固化封口。
在图3所示的工艺实施中,(10)热熔合压机上压板,(11)热熔合夹具上模,(12)低感抗叠压母线排,(13)热熔合夹具下模,(14)热熔合压机下压板。使热熔合压机上的压力和热量,通过热熔合夹具传送到低感抗叠压母线排上,从而使涂覆热固化型环氧数脂胶的薄膜(如PET)固化,经冷却后在常温下形成类似于印刷电路板的低感抗叠压母线排。
在图4的一个案例实施中,(15)IGBT的集电端连接端子,(16)不连续的正极之间的间隙,(17)正极的铜排连接端子,(18)薄膜(如PET)自行封口,(19)负极的铜排连接端子,(20)IGBT的发射端连接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州市科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通州市科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7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