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保险铜塑复合管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434.2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41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炳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炳兴 |
主分类号: | F16L47/00 | 分类号: | F16L4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新亚 |
地址: | 21513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塑复合管件,特别是一种铜内衬接口处设有密封圈的管件。
背景技术
管路中间的管件在管路中起连接、转弯、分流等作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管件一般为铜与聚丙烯的复合管,即聚丙烯管件内加入铜质内衬,水管与接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对碰式和承口式,所谓对碰式即复合铜塑水管的铜管口与接头铜内衬的管口对碰热熔连接,虽然安装方便,但两种材料传热系数不同,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热胀冷缩的自由度会给日后留下隐患,承口式即将复合铜塑水管外层的聚丙烯塑料剥开一小段后,将复合铜塑水管的裸铜管插入管件的铜内衬内再热熔连接,虽然解决了热胀冷缩的问题,但是安装复杂,还需要另配专用工具进行脱塑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且有效地防止渗漏的双保险铜塑复合管件。
本实用新型的双保险铜塑复合管件,主要包括有由PP-R聚丙烯外管与铜内衬构成的管体和接口,管体PP-R聚丙烯外管与铜内衬之间在接口部位设有一插口,插口的间隙为铜塑水管管壁的厚度,所述接口处铜内衬伸出PP-R聚丙烯外管5~10mm,铜内衬前端外壁设有一环形槽,环形槽内装有橡胶密封圈。
在与由PP-R聚丙烯外管与铜内衬构成的铜塑水管连接时,将铜塑水管的管口插入管件的插口中,铜塑水管的铜内衬插在管件的铜内衬外,铜塑水管的PP-R聚丙烯外管被管件的PP-R聚丙烯外管包裹后再经热熔接处理即可。
管件包括直接头、弯接头、T形接头和十字接头。
所述环形槽位于铜内衬外端口5mm处。
接口的另一端还可嵌入一黄铜外螺纹丝口,嵌入管件的深度为12~14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新型双保险铜塑复合管件由管件外层PP-R聚丙烯与铜管件内衬复合而成,管体PP-R聚丙烯外管与铜内衬之间在接口部位设有一插口,插口的间隙为铜塑水管管壁的厚度,由PP-R聚丙烯外管与铜内衬构成的铜塑水管管件插入管体的PP-R聚丙烯外管与铜内衬之间在接口部位的间隙内,铜内衬外壁距外端口5mm处设有一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有橡胶密封圈,当铜塑水管插入插口时,铜塑水管的铜内衬在管体的铜内衬外,铜塑水管的PP-R聚丙烯外管被管体的PP-R聚丙烯外管包裹,铜塑水管的铜内衬包裹管体的铜内衬为初步密封,装在环形槽内的橡胶密封圈为二次密封后热熔连接,可达到双保险的目的,能有效地防止水在10公斤压力下通过时渗漏到两铜管的隔层内,接口处铜内衬伸出PP-R聚丙烯外管5~10mm,还起到导向的作用,具有安装连接方便和防漏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接头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弯接头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T形接头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T形接头的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十字接头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弯接头的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外管;2、铜内衬;3、黄铜外螺纹丝口;4、间隙;5、环形槽;6、橡胶密封圈;7、外管;8、铜内衬。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由图1到图6可见,一种双保险铜塑复合管件,管体的PP-R聚丙烯外管1与铜内衬2之间在接口部位设有一插口4,插口4的间隙为铜塑水管管壁的厚度,由PP-R聚丙烯外管7与铜内衬8构成的铜塑水管插入插口4时,铜塑水管的铜内衬8在管体的铜内衬2外,铜塑水管的PP-R聚丙烯外管7被管体的PP-R聚丙烯外管1包裹,接口处铜内衬2伸出PP-R聚丙烯外管1外5~10mm,铜内衬2外壁距外端口5mm处设有一环形槽5,环形槽5内安装有橡胶密封圈6。
接口的另一端还可嵌入一黄铜外螺纹丝口3,嵌入管件的深度为12~14mm,该黄铜外螺纹丝口3可直接与水龙头、阀门相连接。
综上所述,管件包括直接头、弯接头、T形接头和十字接头。
安装时,将由PP-R聚丙烯外管7与铜内衬8构成的铜塑水管插入插口4,铜塑水管的铜内衬8在管体的铜内衬2外,铜塑水管的PP-R聚丙烯外管7被管体的PP-R聚丙烯外管1包裹,然后在管体接口处进行热熔连接处理。具有安装连接方便和防漏效果好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炳兴,未经孙炳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保持架装配机上的保持架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淋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