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金钢锯片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6247.4 | 申请日: | 2007-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6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华川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华昌钻石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D1/04 | 分类号: | B28D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2355江苏省丹阳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钢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工具,尤其是一种合金钢锯片。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切割大理石、花岗岩、耐火材料等使用的锯片多是由锯片基体和固定于锯片上的金刚石混合材料高温烧结后热压而成,其锯片的结构通常包括刀头基体、刀头副体和刀头主体,基体与这种锯片在其制造过程中和生产使用中存在着:1、一个或数个金刚石切削刃损坏时,需要及时的维修和更换切削刃;2、锯片上大多留有水槽,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冷却水口的存在,使节块各部分金刚石的切削量不均匀,如发生一水槽的槽齿损坏,则该齿即不可再用,浪费极大,成本很高;3、锯片前端的金刚石切削量大于后部,使锯片受冲击力加大,锯片不稳定刀头容易从基体部分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合金钢锯片,是增加锯齿边缘的高度,起到了保护钢基体不受岩石损伤的作用,同时提高锯齿和钢基体的咬合力,防止锯片在高速转动时因冲击而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合金钢锯片,包括刀头和基体,刀头由刀头主体和刀头副体组成,所述的基体上开有水槽,分别与刀头主体,刀头副体的水槽相通,其特征在于:主体刀头、副体刀头下方和基体连接处的水槽两侧增加有偶数个附着层。
上述的附着层是等腰三角形。
上述的附着层的厚度大于基体的高度。
上述的附着层的数量小于水槽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三角形附着层在水槽两侧起到侧面磨削作用,从而使刀头的侧向挤压减小,使锯片切割左右震动减少,进而减少切割过程中的阻力,提高锯片切割效率,增加了刀头与基体的接触面、提高了咬合力和冲击力,防止锯片切割时刀头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附着层示意图。
在图中,1是刀头主体、2是刀头副体、3是基体、4是刀头前端、5是附着层、6是刀头后端、7是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刀头和基体3,刀头由刀头主体1和刀头副体2组成,在主体刀头1和副体刀头2的下方和基体3连接处开有分布均匀的水槽7,所述的水槽7为八个,水槽7两边均匀地设置了四个等腰三角形的附着层5,本实施例中主体刀头1和副体刀头2的厚度大于基体3的厚度。
在图3中,附着层5是等腰三角形结构,其厚度也大于基体3的厚度,与主体刀头1和副体刀头2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增加的锯齿边缘的高度,起到了保护基体3不受岩石损伤的作用,同时提高锯齿和钢基体的咬合力,防止锯片在高速转动时因冲击而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刀头主体1和副体2是采用金刚石磨料与金属粉末混合而成,并与基体3在模具中压制成半成品,然后烧结而成。其中附着层5也是金刚石磨料工作层,与主体刀头和副体刀头材料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槽7的存在,使锯片各部分金刚石的切削量不均匀,刀头前端4的金刚石切削量大于刀头后部6,为了改变锯片受冲击力时受力大小不均匀,锯片不稳定的情况,增加三角形附着层5可以在水槽7两侧起到侧面磨削作用,从而使刀头的侧向挤压减小,使锯片切割左右震动减少,进而减少切割过程中的阻力,提高锯片切割效率。由于附着层的存在,增加了刀头与基体的接触面,增加了咬合力,使刀头能承受的冲击力加大,防止锯片切割时刀头脱落。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105-∮125小规格的锯片大多数都是手提切割,锯片基体与岩屑流产生摩擦磨损。由于刀头的径向磨损与侧向磨损不一致,径向磨损比侧面大。在手提式切割中,当刀头工作层消耗时,锯片基体与岩屑流的摩擦加大,造成夹锯,这将引起锯片基体的磨损和变形。三角形附着层也有金刚石磨料,也起磨削作用,保护基体不受岩屑的损伤,使锯片基体的钢性不受影响,保证切缝平直,减小锯片在切割过程中所受阻力,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华昌钻石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华昌钻石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楼自救逃生器
 - 下一篇:过滤器滤芯之间管道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