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处理电镀污泥的烧结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240.2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85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显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显荣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7D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电镀 污泥 烧结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电镀污泥的烧结炉。
背景技术
电镀污泥是处理电镀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其主要成分为铬、铁、铜、镍、铝、锌、镁、钙、硅、硫等。由于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属受控有毒工业固废,而且由于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电镀污泥的排放量越来越多,大规模的电镀污泥,若不加以妥善处理,消除有毒有害物质,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危害人体健康。
电镀污泥处理工艺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使电镀污泥的含水量降低,该环节就需要用到烧结炉来完成。传统的烧结炉是在炉体一侧设有观察窗,进料时,用铁铲从观察窗中加料;出料时,也是从观察窗中往外扒料。这样不仅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效率低;而且人体直接接触物料,出料时粉尘也多,危害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处理电镀污泥的烧结炉。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电镀污泥的烧结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排烟口和2至4个观察窗,所述烧结炉还包括炉车以及配合炉车滚动的轻轨,炉体一侧具有炉门。
所述炉车包括车体和车轮,车体上具有若干炉条,车体下方具有括板。所述炉车还包括拉钩,所述炉车通过拉钩与牵引机连接。
所述排烟口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的钢板上盖上,所述钢板上盖上还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为若干长方形小孔,进料口上方具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一侧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轴穿过所述进料斗并位于所述进料口上方,转动轴的转动叶片与进料口小孔相适应。
所述炉体内壁两侧各设有一铸铁钢板。所述排烟口的下方设有一挡板。所述炉门的下方设有活动插板,所述活动插板上设有进风口。
所述炉体的另一侧也设有炉门,所述炉车和轻轨在炉体两侧各设一套。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烧结炉具有炉车,这样在出料时,完全采用机器自动作业,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危险;并且提高了效率;(2)本实用新型的烧结炉具有进料斗,实现机械加料;并且在进料斗上设有搅拌装置,可将物料搅拌粉碎之后再进入炉体中烧结,提高烧结效率;下料完毕后转动电机的叶片将进料口覆盖,剩余的物料将进料口完全封闭,从而防止物料烧结时漏风,也避免烧结中未经处理的烟气从此漏出造成污染;(3)本实用新型的炉体内壁的下半部设有一米高的铸铁钢板,避免由于高温使耐火材料墙体损坏,而且烧结后墙体不会与炉车粘连在一起;(4)本实用新型在排烟口下设一档板,可以避免物料随着气体一起排出;(5)本实用新型在炉门下方设有一活动插板,可以使炉体保持封闭,在活动插板上设有进风口,可以通过鼓风机进风使污泥烧结充分;(6)本实用新型的烧结炉设有两套炉车,具有连续作业,处理量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烧结炉的结构图;
图2为使用时的烧结炉的结构图;
图3为烧结炉炉车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烧结炉炉体的主视图;
图6为烧结炉炉体的右视图;
图7为烧结炉炉体的俯视图;
图8为烧结炉炉体的后视图;
图9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10为图9的B-B剖视图;
图中,炉体1、炉门1-1、进料斗1-2、转动电机1-3、转动轴1-3-1、转动叶片1-3-2、钢板上盖1-4、排烟口1-5、烟囱1-5-1、观察窗1-6、活动插板1-7、进风口1-7-1、进料口1-8、挡板1-9、铸铁钢板1-10、炉车2、车体2-1、炉条2-2、车轮2-3、括板2-4、拉钩2-5、轻轨3、牵引机4、鼓风机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烧结炉包括炉体1、炉车2以及配合炉车2滚动的轻轨3,其中为了便于连续生产,提高处理量,本实用新型的炉车2和轻轨3设置两套,分别位于炉体1两侧。
炉体1的两侧还各有一炉门1-1,炉门1-1下方各设有活动插板1-7,活动插板1-7上设有进风口1-7-1。
炉车2包括车体2-1和车轮2-2,车体2-1上具有若干炉条2-3,车体2-1下方还设有若干括板2-4,炉车2上还具有一拉钩2-5,通过该拉钩2-5与牵引机4连接,从而带动炉车2滚动,炉条2-3为耐高温材料,,每4至6根炉条2-3为一组,根据炉体1的长度放置10至15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显荣,未经吴显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筒弯水管罩式燃煤常压锅炉
- 下一篇:天轨制动器用阻尼制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