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监测油井抽油机的启停和采集上下冲程电流及冲次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6198.4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3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照光;李自明;余泽华;程定林;顾楠;龙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3/00;G01R19/00;G01R31/00;G06M1/27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1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油井 抽油机 采集 上下 冲程 电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监测油井抽油机启停和采集上下冲程电流及冲次的装置。属于油井监测技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了解和掌握油井工作是否正常的方式是采用人工定期现场巡逻,以目测的方式查看油井是否停井;有的油田还采用人工现场测量油井有关参量以了解油井的工作状况这样两种方式。测量的参数不同的油田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油田都会采用测量抽油机一个冲次时间里的上冲程电流值、下冲程电流值,再计算下冲程电流值跟上冲程电流值的比值是否在规定的门限范围内以了解油井的工作状况。采用人工巡逻和人工现场测量相关参量的缺陷在于:可靠性差。主要的原因在于信息的来源不一定可靠。人为因素太多。比如只看油井抽油机的横梁在转动不能准确反映一个油井是否还在抽油;实时性差。由于人工定期巡逻跟实际发生故障的时刻无法保持一致。因此总存在得到油井停井的信息过迟的现象。最严重的延迟能达到一个巡逻周期,可能是4~8小时甚至是24小时以上;增加了油田工人和巡逻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油田的劳动力成本;因抽油机均工作于野外,且为不规则分布。分布最散时达十几公里一口井。而且油田大部分分布在野外,在抽油机周围大部分没有硬质路面经过。如果油田工人和巡逻人员巡逻和测量的周期安排的很密的话,势必大大增加他们的劳动强度。而在巡逻周期不变的情况下,要减轻劳动强度,又必须增加劳动力,这又增加了油田的劳动力成本; 增加了油田工人和巡逻人员生产不安全因素,由于油井分布在荒郊野外,且为不规则分布,井跟井之间的间距又远,最散时达十几公里一口井。因此油田工人和巡逻人员前往现场查看和测量的路途中都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暴风雨雪、夏天高温酷暑等恶劣天气时,这种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加。工人在现场测量时,由于距离抽油机太近被抽油机横梁撞击的危险以及每次要接触电机的电源线导致触电的危险因素存在,由于这些因素导致的事故也发生过,油井发生故障并最终停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用于监测油井抽油机启停和采集上下冲程电流及冲次装置,以提高采油效率、实现抽油机上下冲程电流自动采集,以帮助油田降低劳动力密度而实现降本增效、变人工操作为自动操作而实现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其结构是由监测终端设备、电流互感器、冲次传感器组成,其中监测终端设备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冲次传感器的输出端对应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监测终端设备可准确地对油机启停信号的采集,检测交流三相电流,提供数据上传的端口。还能对机箱内温度进行测量、机箱门禁的撤防、布防、红外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监测、交流电源的断电监测、电池电压的检测,并具有与第三方设备的通信接口。冲次传感器可准确无误地对抽油机的冲次计数。电流互感器将很大的一次电流转变为标准的电流输出或电压输出;为测量装置和继电保护的线圈提供电流;对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进行有效隔离。以提高采油效率、实现抽油机上下冲程电流自动采集,以帮助油田降低劳动力密度而实现降本增效、变人工操作为自动操作而实现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启停监测和采集上下冲程电流及冲次的装置结构框图。
附图2是监测终端设备电路结构框图。
附图3是监测终端设备中的启停监测电路的结构框图。
附图4是监测终端设备中的三相电流检测电路结构框图。
附图5是监测终端设备中的红外探测器信号监测电路的结构框图:
附图6是温度检测电路的结构框图。
附图7是门禁监测电路的结构框图
附图8是门禁撤防电路的结构框图。
附图9是输出控制信号电路的结构框图。
附图10是电池电压监测、交流断电检测电路的结构框图。
附图11是输出指示电路的结构框图。
附图12是功能选择电路的结构框图。
附图13是UART串口电路的结构框图。
附图14是监测油井抽油机冲次的传感装置中的干簧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15是监测油井抽油机冲次的传感装置中的强磁铁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16是软件处理流程图。
图中的1是干簧管、2是干簧管组件底座、3是干簧管组件壳体、4是强磁铁、5是环氧板、6是强磁铁组件底座、7是强磁铁组件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1,其结构是由监测终端设备、电流互感器、冲次传感器组成,其中电流互感器、冲次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监测终端设备的输入端对应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61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应器
- 下一篇:用来连接到安装轨道上的电子装置及相应的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