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剃须刀刀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5836.0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91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丐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丐腾 |
主分类号: | B26B19/14 | 分类号: | B26B19/14;B26B19/38;B26B19/28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旭宇 |
地址: | 325014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剃须刀 刀头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剃须刀刀头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旋转式剃须刀,都是以刀架中心固定的方式来固定剃须刀架。由于受刀架中心固定方式的结构限制,使刀头无法实现自由转换角度,且受此结构的约束,刀头的浮动不能全方位自由上下浮动,使剃须时对皮肤造成的压力太大,而使皮肤产生疼痛感,特别在剃颌颊的不规则部位时,此疼痛感更为明显,因此,使用时的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普通电动旋转式剃须刀的刀的刀头在使用时不能全方位上下浮动,无法自由实现角度转换,对皮肤造成的压力大,使用时的舒适性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剃须刀刀头结构,该电动剃须刀刀头结构的结构紧凑、在剃须过程中与皮肤接触时均能以一个很小的压力实现自由调整角度和自由换向,保证皮肤和刀头的良好贴合,实现刀头在任意方向贴面浮动的功能,从而使剃须的效果更好,感觉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刀网支撑圈、刀网、刀片组件和刀网支撑架,相互切削配合的刀网和刀片组件定位在相扣固定的刀网支撑圈和刀网支撑架之间,刀网支撑架的下方连接万向圈,万向圈上分别设置有一组连接轴和一组滑动槽,连接轴与刀网支撑架上的换向孔铰接配合,滑动槽与刀架上的铰轴相配合,刀头的下方支撑有支撑架弹片。
刀网支撑圈和刀网支撑架之间通过固定槽和锁扣的扣接配合固定。
万向圈上的连接轴对称设置,滑动槽也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具体设计,使刀头在剃须过程中与皮肤接触时均能以一个很小的压力实现自由调整角度和自由换向,保证皮肤和刀头的良好贴合,实现刀头在任意方向贴面浮动的功能,具有结构紧凑、剃须的效果更好,舒适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刀头部和刀架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图2装配完成后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刀网支撑圈1、刀网2、刀片组件3和刀网支撑架4,相互切削配合的刀网2和刀片组件3定位在相扣固定的刀网支撑圈1和刀网支撑架4之间,刀网支撑圈1和刀网支撑架4之间通过固定槽12和锁扣13的扣接配合固定。刀网支撑架4的下方连接万向圈5,万向圈5上分别设置有一组连接轴6和一组滑动槽7,万向圈5上的连接轴6对称设置,滑动槽7也对称设置。连接轴6与刀网支撑架4上的换向孔8铰接配合,滑动槽7与刀架9上的铰轴10相配合,刀头的下方支撑有支撑架弹片11。万向圈5的两个连接轴6装入刀网支撑架4的两个换向孔8中,实现刀头沿X轴向的自由倾斜角;万向圈5的两个滑动槽7装在刀架9上的铰轴10上从而实现刀头沿Z轴向的自由倾斜角;并通过万向圈5上的滑动槽7的滑槽高度,实现刀头沿Y轴向的上下自由滑动。利用支撑架弹片11使刀头自动复位,最终使剃须刀传动装置中的传动轴14上的活动轴15在运动过程中自由调心。通过上述运动过程的转换,刀头实现上下左右自由转换角度,达到浮动贴面之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丐腾,未经李丐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5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YAG固体激光深宽雕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扩底桩的成桩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