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密封防水电子秤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5673.6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67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蒋延庆;叶忠伟;谈加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1/00 | 分类号: | G01G21/00;G01G21/3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防水 电子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秤,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密封防水电子秤。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雨水、粉尘、水汽以及有害气体等都会影响到电子秤的称量准确性和使用寿命。对一体化的电子秤,称重传感器以及印制线路板均设置在基座内,当雨水及粉尘等进入到秤体内,会影响电子秤的称量准确性,严重时,还会损坏电子秤。而传统的电子秤其秤盘与称重传感器的上托架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再将秤盘和上托架通过螺钉固定上盖上,因此秤盘与上盖之间是没有密封,其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粉尘、微粒会从秤盘与上盖空隙处进入上盖的凹座内,因不易进行清洁,而滋生细菌。针对上述问题,市面上改进型的全密封防水电子秤,秤体的下部通过设置在基座与罩壳四周的密封圈进行密封,而秤体的上部则通过套装在罩壳的顶部和上托架支柱上上的弹性密封套来实现密封,由于弹性密封套是固定连接在上盖上,因此对弹性密封套的壁厚有严格的要求,否则会影响称重计量,因此该弹性密封套壁厚通常在0.5mm以下。由于弹簧密封套呈垂直状安装在上托架支柱和罩壳上,在对电子秤的冲洗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弹性密封套破损而失去其秤体上部的密封作用,因此不能满足用于食品加工等行业的电子秤既需要密封、又便于清洗的要求。另一方面,当电子秤处于完好的密封状态时,因称重传感器的变形而产生秤体内部压力的变化,由于秤内的大气与秤外的大气压不相通,造成秤内、外的压力不同,而影响称量精度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对秤体内的部件进行全部密封,而且又能保持秤内外压力平衡,能保持称量精度的全密封防水电子秤。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密封防水电子秤,包括基座、罩壳、称重传感器、秤盘和印制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周边设有“”形止口,基座底面连接有底板,罩壳连接在基座上且其底面的周边设置在底板上,安装在基座“”形止口内的密封圈分别抵在底板和罩壳上,称重传感器通过下托架固定在基座上,秤盘通过上托架与称重传感器连接,印制线路板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罩壳顶部安装有支架,一弹性密封套分别连接在上托架和支架上;所述的基座还具有与底部相通的通气孔,且通气孔上安装有能防水透气的膜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实用。本实用新型在罩壳与基座以及底板之间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罩壳的顶部增设了支架,使支架与上托架基本持平,弹性密封套安装在支架与上托架之间,使弹性密封套基本呈水平状态安装,尤其在对电子秤的冲冼过程中,弹性密封套不会直接受到冲击,而提高其使用寿命。2、密封性能好。本实用新型秤体的罩壳、底板与基座之间通过一个密封圈进行密封,而秤体的上部通过弹性密封套使秤盘与罩壳之间密封,可实现秤盘、基座与罩壳之间的全面密封,由于弹簧密封套不会影响称重精度,因此能确保称重精度。3、在电子秤密封状态下,能保持秤体内、外压力平衡。本实用新型在基座上设有与底部相通的通气孔,通气孔上密封一层用于防水透气的膜片,在防水的前提下,能将秤体内的湿热空气排出,并且当称重传感器变形时所产生压力变化,也能通过该膜片使秤体内、外的压力相通,保持秤体内、外压力的平衡,从而保证电子秤的称量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去掉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罩壳,2-密封圈,3-基座,31-挡水筋,4-密封垫,5-底板,6-电池盖板,7-密封垫,8-称重传感器,9-下托架,10-支承脚,11-密封圈,12-弹性密封套,13-密封圈,14-上托架,15-秤盘,16-盘罩,17-支架,18-印制线路板,19-电池,20-电池仓,21-通气孔,22-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56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