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压可调的蒸汽疏水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5658.1 | 申请日: | 200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0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杰仁 |
主分类号: | F16T1/02 | 分类号: | F16T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7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蒸汽 疏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一种带压可调的蒸汽疏水阀。
背景技术
蒸汽疏水阀是一种自动作用的阀门,也叫阻汽排水阀,主要用于蒸汽供热设备或管路上进行自动排除冷凝水,防止蒸汽泄漏和损失。
该阀门在常温状态下是一种常开式阀门,而在高温工作状态下时是一种常闭式阀门,根据阀腔内冷凝水的变化,通过弹性热敏元件打开或关闭阀芯,从而及时自动地排除用汽设备和蒸汽管网中的冷凝水。当管网中蒸汽进入阀腔时,在弹性热敏元件的弹性变形力的作用下,带动阀芯关闭阀门。当工作一段时间后管网中产生一定的凝结水时,弹性热敏元件回弹从而控制阀门阀芯重新打开,排放冷凝水。当冷凝水排放结束时又自动复位关闭阀门,以此往复“打开-关闭-再打开-再关闭”,从而起到及时排放冷凝水的作用。弹性热敏元件根据阀控内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起到“打开-关闭-再打开-再关闭”的作用。
蒸汽疏水阀通常用于间接加热设备,而加热设备的汽源一般是锅炉直接送汽或是管网送汽,正常情况下压力能够确保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有时也会出现超范围压力波动,这样对蒸汽疏水阀的排水量和漏汽率就会带来影响,此时,就要对蒸汽疏水阀的阀芯密封面进行调整。再者随着使用的时间加长,阀芯的密封面也会产生一定的磨损,其密封面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目前现有的蒸汽疏水阀在阀体外无调节装置,要对阀芯密封进行调整,必须要打开阀控才能进行调整。显然,要打开阀腔必然要关闭汽源,管线停止工作才能进行调整,而大多情况下一次性是很难调整到位的,需要多次反复调整试用才能达到要求,显然费时费力,影响工效,调试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压可调的蒸汽疏水阀,在不关闭汽源的带压状态下、不需打开阀腔即可在阀体的外侧对阀芯及其密封面的密封间隙进行调整,且调节十分方便,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阀体与阀壳构成的阀腔内设有阀杆、阀座和弹性热敏变形片,阀杆的下端设有阀芯球体,弹性热敏变形片与阀杆之间为拨叉式活动联接,其特征在于:阀杆的上端为螺纹杆,其螺纹杆上设有调节螺母和调节座,调节螺母与阀杆螺纹联接,调节座与阀杆固定联接;调节座的上端设有调节杆和调节片,调节片的下端插于调节座的槽中,调节片的上端与调节杆固定联接;调节杆由压盖压紧于阀壳上。
调节座上的槽为U形扁槽。
调节片的下端与调节座的U形扁槽底部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所具备的优点是,调节杆设于阀壳上,且暴露于阀壳的外侧,使本实用新型在不关闭汽源的状态下在阀体外侧即可随时带压外调,且调节十分方便,省时省力。
图面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阀壳,2-密封圈,3-压盖,4-调节杆,5-密封垫,6-调节片,7-调节座,8-紧定螺钉,9-连板,10-调节螺母,11-阀杆,12-阀座,13-阀芯球体,14-阀体,15-弹性热敏变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阀体14和阀壳1,在阀体14与阀壳1构成的阀腔内设有阀杆11、阀座12和弹性热敏变形片15,阀杆11的下端设有阀芯球体13,弹性热敏变形片15与阀杆11之间为拨叉式活动联接。阀芯球体13与阀座12间构成密封面。
阀杆11的上端为螺纹杆,其螺纹杆上设有调节螺母10和调节座7,调节螺母10与阀杆11螺纹联接,调节座7与阀杆11通过紧定螺钉8固定联接。调节座7的上端设有调节杆4和调节片6,调节片6的下端插于调节座7的U形扁槽中,调节片6的上端与调节杆4固定连接为一体。调节片6的下端与调节座7的U形扁槽底部设有一定的行程间隙。
调节杆4由压盖3压紧于阀壳1上。压盖3与阀壳1之间设有密封垫5,调节杆4上设有密封圈2。
当需要调节阀芯球体13与阀座12之间的密封面间隙时,用一个螺丝刀旋转调节杆4即可。其调节方法是:用螺丝刀旋转调节杆4,由调节片6带动调节座7转动,从而带动阀杆11转动,因阀杆11与调节螺母10为螺纹联接,调节螺母10在弹性热敏变形片15上的连板9阻挡下不转动,故而阀杆11在调节螺母10中上下运动,从而达到调节阀芯球体13与阀座12间密封面的理想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杰仁,未经周杰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5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木表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立井伞钻作业降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