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体还原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5542.8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78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梅小明;诸天柏;张建华;周远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5/02 | 分类号: | C22B5/02;C22B2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朱戈胜 |
地址: | 21122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体 还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镁、钙、锶等金属真空热还原的还原罐。
背景技术
目前,皮江法真空热还原金属镁、钙、锶等生产所有的还原罐是一端密封的直筒形铸件,主体结构由球形端底、筒体、冷却水套组成。还原罐是还原反应的容器,外部需高温加热,内部又要保持足够的真空,还必须能够承受由于氧化消耗和外压产生的变形。因此,还原罐一直是真空热还原技术进步的重要课题之一。还原罐内径不断扩大,先后使用过的有Φ186mm、Φ255mm、Φ279mm、Φ370mm等尺寸的还原罐,长度变化不大,为出渣方便,长度一般是内径的10倍左右,壁厚普遍在32~34mm。上述还原罐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由于还原罐内径固定且一般较小,故装炉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生产量相对有限;2、真空热还原时能量消耗较大,由于还原罐体积较小,热源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3、若一味增大还原罐的外径,由于受传热因素的影响,中心部分的金属很难还原充分。中国专利CN98200282.3公开了一种立式还原炼镁装置,适用于硅热法冶炼金属镁。该实用新型包括窑炉和还原罐,还原罐为立式,包括上盖、密封胶圈、水套、结晶器、隔热板、镁蒸气管、套管、胶垫、下盖、捉拿器。虽具有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的特点,但也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镁、钙、锶等金属真空热还原的连体还原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体还原罐,包括密封盖板、抽真空管、冷却水套、收集器、挡火板,还原罐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反应罐,反应罐的罐口位置装有挡火板,收集器罩在挡热板上,置于还原罐的上部内;冷却水套固定套在还原罐上部外;抽真空管接在还原罐上部的外壁上;密封盖板盖在还原罐上部罐口处,彼此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反应罐至少有2个,相互之间并联,并均通过铸造耐热板与还原罐的上部连接。多个反应罐相互之间独立,除都与还原罐上部连通外,没有其它连通处。各反应罐体成对称分布,彼此之间用铸造耐热固定圈连接固定。
冷却水套对角的上下两端分别接有冷却水进、出水管,进水管在下、出水管在上。连体还原罐是立式或卧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还原罐体由数个独立反应罐组成,成倍增加了装炉量,产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2、由于还原罐体体积的增加,使热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
3、每个反应罐内可以保证有足够的传导率,不会出现未充分还原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隔热板的俯视图
1.密封盖板;2.抽真空管;3.冷却水套;3-1.冷取水进水管;3-2.冷取水出水管;4.收集器;5.挡火板;6.铸造耐热板;7.反应罐;8.铸造耐热固定圈;9.“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四个反应罐组成的立式还原罐体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密封盖板1、抽真空管2、冷却水套3、冷却水进水管3-1、冷却水出水管3-2、收集器4、挡火板5、铸造耐热板6、铸造耐热固定圈8。还原罐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反应罐7,还原罐上部与反应罐通过铸造耐热板连接,反应罐的端口位置装有挡火板,收集器放置在挡热板上置于还原罐内的上部,同时冷却水套套在还原罐上部外并固定,将冷却水进、出水管分别接在冷却水套对角的上下两端,进水管在下、出水管在上,另将抽真空管接在还原罐上部外壁上,在还原罐上端口处盖上密封盖板,“O”型密封圈置9于它们之间。
上述反应罐为4个并联的独立反应罐,它们被铸造耐热固定圈焊接固定,4个反应罐体竖直,并且对称排列成一圆周阵列,均通过铸造耐热板与还原罐的上部连接。除都与还原罐上部连通外,没有其它连通处。
本实用新型操作步骤是:
1、将冷却水套套在还原罐上部固定,并将冷却水进口管和冷却水出口管接在冷却水套上,另将抽真空管接在还原罐上部外壁上;
2、将还原罐吊入炉膛中;
3、将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与水循环冷却系统连接,同时,将抽真空管与真空泵组接通;
4、装料;
5、将挡火板和收集器依次吊入还原罐中内,然后盖上密封盖板;
6、进入还原操作,待还原周期结束后,打开密封盖板,吊出收集器,取出还原所得金属;
7、取出挡火板,取出废料,重新装料。重复4到7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5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组牙膏存放器
- 下一篇:一种方便清洗的鸡食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