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水式直线笔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5100.3 | 申请日: | 2007-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5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森 |
| 主分类号: | B43K5/00 | 分类号: | B43K5/00;B43K5/18;B43K5/02;B43K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2214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水 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笔,尤其是一种带有储水结构的直线笔,属于文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直线笔俗称鸭嘴笔,是手工制图的常用工具,由于手工制图至今仍适用于不少场合,因此直线笔依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据申请人了解,目前使用的各类直线笔自身不能储存墨水。使用时,需要用辅助工具将墨水装入直线笔的笔尖内,或是直接将直线笔的笔尖放入墨水瓶中蘸水。制图时,因装于直线笔的笔尖的墨水量少,需多次往笔尖内加墨水,十分不便。此外,直接将笔尖放入墨水瓶中蘸水会弄脏笔尖,而且会影响制图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所述传统直线笔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自带储存墨水结构的储水式直线笔,该直线笔可以克服现有直线笔加注墨水不便及易污染的缺陷。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储水式直线笔含有相对的两夹片;所述两夹片的一端固连于笔套的下端,其另一端合拢成鸭嘴状笔尖,其改进之处是,所述笔套内上端插装有储水筒,其底部开有通孔;所述储水筒插装入笔套内的一端接有细管;所述细管穿过通孔,其出水口位于两夹片之间。
上述多用铅笔套的完善之一是,所述储水筒采用硬质材料制作,其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一端连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穿过储水筒远离细管的一端壁。
上述多用铅笔套的完善之二是,所述储水筒采用软质材料制作并具有弹性。
这样制成的储水式直线笔在使用时,先将储水筒及与其相连的细管部分从笔套上卸下,再将细管伸入墨水瓶中,手持推拉杆使活塞在储水筒中移动或手捏住储水筒挤压储水筒的筒身,储水筒容积发生变化,从而吸取墨水。随后将吸足墨水的储水筒插装在笔套内的上端,推动推拉杆少许或轻微挤压储水筒筒身,储水筒内的墨水通过细管即流入笔尖内,当笔尖内墨水用完时,可从复上述步骤再次往笔尖内加墨水。
相比现有直线笔,本实用新型的储水式直线笔由于增加了具有吸水、储水和出水功能的储水筒,不仅大大方便制图及提高制图效率和质量,而且通过自如控制墨水挤出量可节约墨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带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带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储水式直线笔如图1所示,含有相对的两夹片1-1、1-2;两夹片1-1、1-2的一端整体连接于笔套2的下端,两夹片1-1、1-2的另一端合拢成鸭嘴状笔尖1;笔套2内上端插装有储水筒3,笔套2的底部开有通孔;储水筒3插装入笔套2内的一端接有细管4,细管4穿过通孔,细管4的出水口位于两夹片1-1、1-2之间。
储水筒3内设有活塞5,活塞5的一端连有推拉杆6;储水筒3远离细管4的一端连接有推拉槽7,推拉杆6穿过储水筒3远离细管4的一端壁后嵌于推拉槽7内。推拉槽7远离储水筒3的一端连有卡销8,卡销8用于将直线笔卡装在制图工具上(如圆规等)。
具体使用本实施例的储水式直线笔时,先将储水筒3及与其相连的细管4等部分从笔套2上卸下,再将细管4伸入墨水瓶中,手持推拉杆6推拉活塞5在储水筒3中移动,使储水筒3内容积发生变化,从而吸取墨水。随后将吸足墨水的储水筒3装在笔套2内上端,推动推拉杆6少许,储水筒3内的墨水通过细管4即流入笔尖1内。最后将本实施例的直线笔通过卡销8装在圆规或其他制图工具上,即可进行绘图。当笔尖1内墨水用完时,再推动推拉杆6少许又将储水筒内的墨水挤出到笔尖1内,如此反复,可实现完成长时间的连续制图。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储水式直线笔如图2所示,除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外所不同的是,没有活塞5、推拉杆6和推拉槽7,储水筒3的筒身用软质材料(如软质橡胶或软质塑料等)制作并具有弹性,储水筒3远离细管4的一端通过一连接块9与卡销8连接。使用时,手捏储水筒3挤压其筒身完成吸取墨水和挤出墨水。
实验证明,上述实施例的储水式直线笔具有以往直线笔所不具备的储存墨水和随用随取墨水的功能,由此方便制图并提高制图效率和质量,还可节约墨水。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森,未经刘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51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