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根茎类作物联合收获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4526.7 | 申请日: | 200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8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超;彭宝良;田立佳;计福来;胡良龙;谢焕雄;王海鸥;吴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A01D29/00;A01D33/08;A01D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茎 作物 联合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作物收获机械,尤其是一种能够适用于花生、大蒜、洋葱等多种根茎类作物的联合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花生、大蒜、洋葱等根茎类作物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目前,这类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整地、播种、中耕培土、喷药等作业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但是收获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现有的根茎类作物收获机只适用于收获一种根茎类作物,例如花生联合收获机只能用于收获花生。而根茎类作物种类较多,单一种类作物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因此机具的年作业量小,使用成本高,制约了机械化收获水平的发展。
根茎类作物联合收获机集挖掘、去土、分离、清选、收集等功能于一体,现有机型不能实现一机多用的主要原因是,只固定配置了一种分离茎叶与果实的分离机构。由于不同种类根茎类作物的茎叶与果实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以及将两者分离开的难度均不相同,因此只用一种分离机构不能够同时满足各种根茎类作物的机械化收获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现有的根茎类作物联合收获机产品的结构改进,使其适于更换配置不同的用于分离茎叶与果实的分离机构,从而能够适用于收获花生、大蒜、洋葱等多种根茎类作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根茎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包括动力行走底盘、安装在底盘上的主机架、与主机架铰接的收获台、设置在收获台上的挖掘铲,位于挖掘铲后的去土机构和分离机构,以及处于挖掘铲、去土机构和分离机构上方的夹持输送机构,其技术改进是所述分离机构是叶片滚筒式分离机构,或者是圆盘割刀式分离机构。
上述的根茎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其叶片滚筒式分离机构是一对安装在收获台上的,工作时彼此作相向转动的,由叶片构成柱面的圆形滚筒,该机构的动力输入轴通过链传动机构与动力底盘的发动机输出轴相连接。
上述的根茎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其圆盘割刀式分离机构由安装在收获台上的主动圆盘割刀和从动圆盘割刀组成,所述主动圆盘割刀的驱动轴通过链传动机构与动力底盘的变速箱输出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配置了两种能够相互更换的叶片滚筒式分离机构和圆盘割刀式分离机构,从而能够用于收获多种根茎类作物。对于收获花生这类一株多果实,果实较小并且比较容易与茎叶分离的根茎作物,选用叶片滚筒式分离机构。而对于收获大蒜、洋葱这类一株一果实,果实较大并且比较难于与茎叶分离的根茎作物,选用圆盘割刀式分离机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根茎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可以一机多用,收获多种根茎作物,能够提高年作业量、显著地降低机具的使用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安装叶片滚筒式分离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安装圆盘割刀式分离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4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向视图。
图6为图5中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根茎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包括动力行走底盘1、主机架3、收获台2、挖掘铲4、去土机构5、叶片滚筒式分离机构7、圆盘割刀式分离机构8和夹持输送机构6。主机架3安装在底盘1上,收获台2与主机架铰接,挖掘铲4安装在收获台2的前端,去土机构5和分离机构(叶片滚筒式分离机构7或圆盘割刀式分离机构8)依次设置在挖掘铲4后方,夹持输送机构6安装在挖掘铲4、去土机构5和分离机构的上方。
为实现一机多用,本实施例的根茎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在结构设计上,使之适于更换配置不同的用于分离茎叶与果实的分离机构,并配有叶片滚筒式分离机构7和圆盘割刀式分离机构8两种分离机构,以满足不同种类根茎类作物的收获需要。
如图2、图4所示,该机配置的是叶片滚筒式分离机构7,以适用于收获花生这类一株多果实,果实较小并且比较容易与茎叶分离的根茎作物。叶片滚筒式分离机构7是一对安装在收获台2上的,工作时彼此作相向转动的,由叶片构成柱面的圆形滚筒,该机构的动力输入轴通过链传动机构与动力底盘1的发动机输出轴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45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