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车喷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4450.8 | 申请日: | 2007-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3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伊顿矿冶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1/04 | 分类号: | B28B11/04;B23P6/00;B66F11/04;B25J5/00;F16M11/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鸥 |
| 地址: | 21003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车喷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H真空炉浸渍管维修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维修RH真空炉浸渍管的履带车喷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炉外冶金工序中的RH真空炉体是由一个竖筒型真空槽和下端二个插入钢液的浸渍管组成,由耐火材料做成的浸渍管在每次冶炼时须插入钢液,浸渍管的内壁就会因钢液流动而熔损,其外壁不仅有熔损现象更会被钢渣所粘附,影响其继续使用。为了使之能够继续、不断使用,就必须及时进行维修,即对浸渍管内外壁的缺损部位进行粉剂喷补作业。现有的RH真空炉热维修设备采用的是轨道行走台车方式,台车上设一维修平台,这种轨道走行台车式设备工作范围由于受轨道限制,只能在轨道范围内进行喷补维修,因此RH真空炉只能设置在轨道附近,使台车能够够着;而对多工位交替使用式RH真空炉来说,其设备效率更是低下。现有的多工位RH由于维修设备不能在各工位之间行走,所以维修设备的配置或因各工位都配置而浪费,或因某工位因没有维修设备而影响RH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研制一种活动范围广,并且适用于多工位交替式RH真空炉的履带车喷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履带车喷补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下平台固定连接在履带底盘上,上平台通过升降立柱与下平台连接,升降立柱是套管式液压结构,横移机构与上平台连接,升降机构设置在横移机构上,回转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喷枪安装在回转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是一种能够自由走行的移动装置,能在RH真空炉多工位布置时发挥高效率优势,适应各种需要;履带车上所配置的粉剂喷补设备能在多工位RH的任何工位对它的浸渍管内外壁进行粉剂的自动或手工喷补作业;履带车上所配置的地面传力顶缸式升降平台能在喷补及清渣工作时提高设备的平稳性的强度。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RH真空炉浸渍管热维修设备能一台设备满足多工位的RH真空炉浸渍管的维修,故能节约设备配置的投资及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
图3——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
下平台3固定连接在履带车的履带底盘2上,上平台13通过升降立柱1与下平台3连接,升降立柱1是套管式液压结构;横移机构19与上平台13连接,升降机构18设置在横移机构19上,回转机构11设置在升降机构18上,喷枪4安装在回转机构11上。
应用时,即对RH真空炉体的浸渍管进行维修、喷补时,操作者在下平台3的控制台上起动发动机及主泵10,再操纵行走手柄,履带底盘2走行至工作位置,即浸渍管的正下方,然后将电缆17、压缩空气管16、进水管15与邻近能源介质联接。
操作者从下平台3通过梯子9上到上平台13,打开挡渣门8后,再回至下平台3操作上平台13上的升降电控安扭,打开升降油缸7,升降立柱1将上平台13举升至浸渍管下400毫米处的高度。
操作者通过操作电控箱6上的控制按扭,起动横移机构19来调整喷枪4的喷咀14与浸渍管的水平位置;再操作电控箱6上的自动喷补或手动喷补程序、浸渍管的喷枪4通过升降机构18、回转机构11实现螺旋升降运动,在纵向位置上接近须修补处;同时耐材料仓5内的耐火材料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通过链排软管12经喷咀14喷射至浸渍管的内外面上;操作者可通过电控箱6上的按钮调整喷补数据以满足作业的要求。
当喷补结束时,自动喷补程序将喷枪4自回位,手动喷补将自动停止喷射,起动上平台13下降至起始位置,拆除能源介质的联接,开动履带底盘2驶离作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伊顿矿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伊顿矿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44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