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量湿泥给料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4389.7 | 申请日: | 200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6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柏耀东;刘记成;方跃飞;王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根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6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量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料器,尤其是用于供给具有粘附力的湿泥的给料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越来越多,水污染治理的能力不断加大,污泥产量也越来越多,污泥的处理处置已成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新难点、新挑战。但是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水平很低,污泥经过常规的浓缩脱水后,主要是弃置,难以达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并带来环境的二次污染和污水处理正常运行的困难。因此污泥处理处置,特别是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处理处置已经成为污水处理的新课题。
在污泥处理加工中,需要输送污泥,将污泥输送至下道加工设备,如干燥机。以往,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是采用人工给料、输送带运料,后来,在给料工序,人们采用了定量给料器,能实现自动给料,但在工作中,会出现湿泥粘结在给料器上的情况。每次使用均需人工清理给料器上粘结的已经干燥的污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在工作中避免湿污泥粘结在设备内部的情况发生,且能实现定量给料的定量湿泥给料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由下部为锥形的料斗、料斗中的螺旋输料器、螺旋输料器的驱动装置及出料装置组成,在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上连接有上、下两副刮板装置;刮板装置由连杆和固定在连杆端部的刮板组成,上部的刮板装置对应在料斗的直壁部位,下部的刮板装置对应料斗的锥形部位,上、下刮板的工作面与料斗内壁线接触。
在料斗的上部设有溢料口。
在出料装置的活动挡板上设有栅格状筛孔。
本实用新型在料斗内部设置了一上一下两副刮板,在工作中能避免湿污泥粘结在料斗内壁的情况;在料斗的上部设置了溢料口,当进料量大于出料量时,多余的料由该口溢出,保证下道工序的加工要求;在出料口设置了栅格状筛孔,使得出料量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污泥粘结的情况,减轻了人员工作量,可调式的出料设置,使得输出的污泥形状符合下道工序的要求,且实现了定量给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出料口,2是螺旋输料器,3是下部刮板,4是料斗,5是驱动轴,6是驱动装置,7是溢料口;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8是上部刮板,9是活动挡板;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0是进料口;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是栅格状筛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在料斗4中同轴设置由驱动装置6驱动的驱动轴5,螺旋输料器2设置在驱动轴5下部,料斗4的出料口1处。料斗4上部为直筒状、下部为锥形筒状,在驱动轴5上对应料斗4直筒状上部、锥形筒状下部分别设置上部刮板8和下部刮板3,上部刮板8和下部刮板3的端部工作面与料斗4内壁线接触。
在料斗4的上部设置有溢料口7,当进料量大于出料量时,多余的料由该口溢出,保证下道工序的加工要求。
为实现出料量的可控制,在出料口1处设有活动挡板9,可通过手轮操作调节出料量。为使污泥出料后呈一定形状,在活动挡板9上设有栅格状筛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根,未经王明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4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保护性节能游泳池
- 下一篇:汽车方向盘防盗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