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燃油供油系统寿命试验台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4201.9 | 申请日: | 2007-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03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顾志欢;周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易控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燃油 供油 系统 寿命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重要零部件的试验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燃油供油系统的供油软管的寿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燃油供油系统是指从汽车燃油箱至工作引擎之间的供油管路系统,而其软管部分是供油系统中最薄弱、最重要的部件。供油系统寿命试验台就是在高低温不同的状态环境下,对供油系统在不同的流量、压力、温度下的性能进行长时间系统的测试。测试的介质可以是汽油、柴油等各种目前国际通用的燃油。该寿命试验台分为三个部分:1、高低温保温箱(供油系统通过该保温箱的温度设定达到保持不同的温度下工作的条件);2、试验用燃油供油系统(供油系统的流量、压力的调节控制、测试采样);3、计算机监控及防爆电气系统。
上述三个部分共同组成了汽车燃油供油系统寿命试验台。长期以来,因为同类试验都是通过简单分部完成的,对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差,没有说服力,不能满足对供油系统进行系统科学分析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燃油供油系统寿命试验台,用计算机系统集成的方式,通过设计一种外形美观,具有对燃油输油管进行高低温极限寿命试验测量的防爆试验设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外壳的正面设置人孔,在对应于人孔部位的外壳上安装可拆卸的用于盖住人孔的面板,在外壳的侧面设置快速进油口面板,在快速进油口面板上设置用于快速连接油管的接头,在外壳的顶面设置可拆卸的测量面板,在测量面板上设置若干个测量口。
在外壳的下方有接漏盘,在外壳的下面安装支撑轮,该支撑轮位于接漏盘内。外壳安装于底板上,在外壳的下方有接漏盘,在底板的下面安装支撑轮,支撑轮位于接漏盘内。接漏盘的垂直投影面大于外壳的垂直投影面。在外壳的后面设置控制面板,在外壳的正面上部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透明的观测口,在观测口上设置刻度表。在外壳的侧面安装可拆卸的出线面板,在出线面板上安装防爆电缆出线管。外壳呈封闭状,在外壳的顶面设置用于调节外壳内的压力的卸压阀。
本系统分为三部分:高低温保温防爆箱,试验燃油供给与流量、压力调节系统,计算机测量及防爆电气系统。
本系统原理新颖,设备结构美观、紧凑,解决了以往供油系统测量数据误差的缺点。作为一台新型实用新型设备,其外形结构要美观,而且能直接观察到内部一些功能结构,方便试验维护,并具备了防爆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卡套式管接头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测量面板,2.出线面板,3.控制面板,4.人孔面板,5.快速进油口面板,6.底板,7.支撑轮,8.检测口,9.快速接头,10.观测口,11.防爆电缆出线管,12.接漏盘,13.P、T管接口,14.泻压阀。
如图所示:在外壳的正面设置人孔,在对应于人孔部位的外壳上安装可拆卸的用于盖住人孔的面板4,在必要时,可拆掉面板4,以观看外壳内的工作情况,在外壳的侧面设置快速进油口面板5,在快速进油口面板5上设置用于快速连接油管的接头9,在外壳的顶面设置可拆卸的测量面板1,在测量面板1上设置若干个测量口8。
在外壳的下方有接漏盘12,在外壳的下面安装支撑轮7,该支撑轮7位于接漏盘12内。接漏盘12用于承接工作时可淌下的油,利用支撑轮可适当移动整个外壳及其内部的装置。
也可以将外壳安装于底板6上,再在外壳的下方放置接漏盘12,在底板6的下面安装支撑轮7,支撑轮7位于接漏盘12内。
接漏盘12的垂直投影面大于外壳的垂直投影面,以免油泄漏在外,造成浪费和污染。
在外壳的后面设置控制面板3,在外壳的正面上部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透明的观测口10,在观测口10上设置刻度表,以便于观擦试验台内的工作情况。
在外壳的侧面安装可拆卸的出线面板2,在出线面板2上安装防爆电缆出线管11,以便于将电源在安全防爆的情况下引入试验台内。
外壳呈封闭状,以便在外壳内充满氮气,使试验处于良好的防爆环境下进行,在外壳的顶面设置用于调节外壳内的压力的卸压阀14,以调整外壳内的压力。用户可根据需要设定相应的工作温度,以测定在某个特定条件下的性能参数。
在快速连接油管的接头9中,接头体15的一端位于螺母17内,在接头体15内有卡套16,该卡套16的外壁与接头体15的内壁接触,卡套16的内壁与待接油管的端部外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是试验燃油供给与流量、压力的可调控制系统,采取的措施是:在系统管路结构上采用可快速连接油管的接头9(即图4所示的卡套式管接头),这种接头9的内壁在连接时处于平滑过渡状态,因此,可保证试验液的畅通,并且尽量减少压力损耗;采用不锈钢耐腐油管防止燃油的高腐蚀性。外壳采用密封环境、氮气供应及防爆零部件等解决防爆问题;采用防静电有机玻璃作为观测口,以便观察试验台内部情况,以确保试验正常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易控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易控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4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片式防尘光纤连接插座
- 下一篇: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