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电动、手动双用管道排空阀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3977.9 | 申请日: | 2007-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7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建银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31/11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 |
| 地址: | 2241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电动 手动 管道 排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阀,它特别适用于太阳能热水器进排水管道,兼具进排水和排空管道的功能。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管道排空阀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电动管道排空阀,如ZL99229954.3和ZL2005b0088400.9,它们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缺陷主要有二点:
一、阀的开关完全由电路控制,一旦停电,阀就无法开关,给用户造成不便;
二、管道排空时,阀使管道与外界空气相通,因此排空状态下,管道中充满空气,而阀在用水状态时,又不能排气,致使管道中有空气积存,水流不畅。第二类管道排空阀是手动机械式管道排空阀,如ZL200420079600.3等,它们的优点是不受用电情况的控制,有电无电都能正常操作,缺陷是用户操作烦琐,不够简明。由此可见,手动管道排空阀和电动管道排空阀各具优缺点,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手动,又可电动,操作简便,排水不间气的太阳能热水器电动、手动双用管道排空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太阳能热水器电动、手动双用管道排空阀,它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内腔中的阀芯。阀体内壁上构置有一道环槽,槽的两侧壁为锯齿形,且齿数为相同的偶数,齿尖相对且交错,在阀口侧的凹槽壁上每间隔的锯齿形齿谷处,沿阀体轴向开有引槽。阀芯上设有一个或若干个凸柱,凸柱置于环槽内,当凸柱运动于环槽内时,阀口呈开启状,当凸柱进入引槽后,阀口逐渐关闭。其特征在于:阀体为细长杆状,其一端为出气端,伸在太阳能热水器水箱顶端,始终露出水面,另一端为管道端,它固定在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上,并与进出水管相通,阀体外设有电磁线圈,阀体上出气端一侧开有进出气孔,与环槽对应位置的阀体上开有进出水孔;阀芯上设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对应位置的阀体上设置有气盖,与电磁线圈对应位置的阀芯部分为铁制品。
本实用新型如不使用电动功能,其使用方法与ZL200420079600.3相同。当使用电磁线圈来控制阀芯的运动时,只要点触电磁线圈的开关就能给阀芯一个瞬时力,而此瞬时力已足够使阀芯在锯齿槽内运动一格,以改变阀口的开关状态,因此操作十分简单。由于阀芯带有中心通孔,而阀体的出气端始终露出在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水面之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既能实现管道的排空,又能在管道排水时,确保管道内的剩余空气能顺利从中心通孔中溢出,保证了水流畅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阀体立体图。
图中:1、管道端,2、太阳能热水器保温层,3、电磁线圈,4、密封圈,5、阀体,5a、阀体下段,5b、阀体中段,5c、阀体上段,6、进出水孔,7、中心通孔,8、阀芯,8a、阀芯尾段,8b、阀芯套,8c、阀芯前段,9、气盖,10、进出气孔,11、出气端。
具体实施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电动、手动双用管道排空阀它包括阀体(5)和设置在阀体(5)内腔中的阀芯(8)。为了便于加工,阀体(5)分为阀体上段(5c)、阀体中段(5b)和阀体下段(5a),各段套接后相互固定。阀体中段(5b)和阀体下段(5a)的接头处内壁上分别设有侧壁为锯齿形的台阶,阀体中段(5b)和阀体下段(5a)联接后,构置有一道环槽,槽的两侧壁为锯齿形,且齿数均为12,齿尖相对且交错,在阀口侧的凹槽壁上每间隔的锯齿形齿谷处,沿阀体轴向开有引槽。阀体上段(5c)的顶端为阀体(5)的出气端(11),出气端(11)始终露出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水面,与上层空气相通的,阀体上段(5c)上开有进出气孔(10)。阀体下段(5a)设置在太阳能热水器保温层(2)上,阀体下段(5a)的末端为阀体(5)的管道端(1),它与进出水管相通的,在管道端(1)侧的阀体(1)外,设有电磁线圈(3)。与环槽对应位置的阀体中段(5b)上开有进出水孔(6)。阀芯(8)上设有中心通孔(7),阀芯(8)由阀芯尾段(8a)、阀芯套(8b)和阀芯前段(8c)组成,阀芯尾段(8a)和阀芯前段(8c)套在阀芯套(8b)中,阀芯尾段(8a)为铁制品。阀芯套(8a)上设有六个凸柱,凸柱置于环槽内,当凸柱运动于环槽内时,阀口呈开启状,当凸柱进入引槽后,阀口逐渐关闭。阀芯前段(8c)一直伸到阀体上段(5c)的前端,阀体上段(5c)和阀体中段(5b)上均有支撑架,保证阀芯(8)的直线滑动;阀芯尾段(8a)为铁制品,一直伸到阀体(5)管道端(1)附近。阀体(5)的阀口处设置有密封圈(4),出气端设有气盖(9),当凸柱运动于环槽内时,气盖(9)接触阀芯(8)的顶端,当本实用新型出水时,在吸力作用下,气盖(9)封闭中心通孔(7),当管道中存有空气无法排出时,气压会瞬时冲开气盖(9),使空气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建银,未经冯建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