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3718.6 | 申请日: | 200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1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炎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10 | 分类号: | B23H7/10;B23H7/26;B23H7/32;B23Q1/25;B65H59/00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江苏省泰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火花 切割 机床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属于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包括床身、运丝机构、线架、工作台、工作液系统、机床电器及数控系统几大部分,其中,
运丝机构通常包括运丝拖板导轨副(通常为V形导轨副)、传动组件(丝杆副)、运丝电机、联轴器、同步带传动机构、运丝上下拖板、固定安装于运丝上拖板的贮丝筒、行程开关,运丝下拖板水平地固定安装于床身上,运丝上拖板通过纵向安装的导轨副安装于运丝下拖板上,贮丝筒固定水平安装于运丝上拖板上,运丝电机也固定水平地安装于运丝上拖板上,它与贮丝筒同轴线安装并位于贮丝筒一侧,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贮丝筒轴,驱动贮丝筒做旋转运动,贮丝筒轴顶端还装有同步带轮,运丝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驱动丝杆转动,与丝母相固定的运丝上拖板即会沿丝杆作轴向直线运动,两侧设有的行程开关使得运丝电机及时换向运转,贮丝筒便会同时沿导轨做水平往复直线运动,实现排丝、放丝,运丝机构外侧还装有防护罩;
线架包括固定在床身上的立柱及与立柱相连接的上臂、下臂及若干导轮;
绕于贮丝筒上的电极丝从贮丝筒引出后,经若干过渡导轮、上、下主导轮在上臂、下臂顶端一侧的上、下主导轮间(加工区)闭合形成环路;
工作台包括下拖板、上拖板、拖板电机、工作台拖板导轨副、传动组件,工作台在拖板电机的驱动下可实现X、Y向十字型运动,工件置于该工作台面上,其待加工部位恰位于加工区。
为提高加工精度,不少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还包括张力调节机构(通常为重锤式张紧装置),绕于贮丝筒上的电极丝从贮丝筒引出后,经张力调节机构及若干过渡导轮、主导轮在上臂、下臂顶端-侧的上、下主导轮间(加工区)闭合形成环路;
现有技术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
1.现有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床身长、体积大、成本高。由于承载贮丝筒和运丝电机的运丝上拖板作水平往复直线运动,占用空间较大,它只能设置在床身上远离加工区的立柱的另一侧,床身身长必然较长,床身体积大、耗材多、成本高。
2.操作不便,贮丝筒距上、下主导轮距离远,装丝不便。
3.运丝机构中的导轨副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成本高。我们知道,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加工区内电极丝的张力的稳定性,张力调节机构、电极丝经过的导轮数量、电极丝进入主导轮的角度、闭合环路中电极丝长度的变化、贮丝筒运行的平稳性等均会影响加工区内电极丝的张力的稳定性。
4.运丝机构中的丝杆副易磨损,维修率高。与丝母相固定的运丝上拖板承载着贮丝筒和运丝电机,重量大且电机一侧严重偏重。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了一种成本低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本实用新世界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包括床身、运丝机构、线架、工作台、工作液系统、机床电器及数控系统几大部分,其中,
运丝机构包括运丝电机、联轴器、贮丝筒、同步带传动机构、丝杆副、行程开关,运丝电机同轴线固定位于贮丝筒的一侧,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驱动贮丝筒做旋转运动,贮丝筒轴顶端还装有主同步带轮,丝杆上装有从同步带轮,运丝电机工作时,同时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驱动丝杆转动;
线架包括固定在床身上的立柱及与立柱相连接的上臂、下臂及若干导轮;
绕于贮丝筒上的电极丝从贮丝筒引出后,经若干过渡导轮、上、下主导轮在上臂、下臂顶端一侧的上、下主导轮间闭合形成环路;
工作台包括下拖板、上拖板、拖板电机、工作台拖板导轨副、传动组件,工作台在拖板电机的驱动下可实现X、Y向十字型运动,工件置于该工作台面上,其待加工部位恰位于加工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丝机构还包括一个位置固定的支架、一个装有过渡导轮的排丝架、安装于上述支架上的与贮丝筒轴相平行的导向杆,所述运丝电机、贮丝筒均固定安装于上述支架上,丝杆也安装于该支架上,排丝架与丝母固定相连接,同时,排丝架与套装于导向杆的滑套固定相连接,绕于贮丝筒上的电极丝从贮丝筒两边分别引出后,经排丝架上的过渡导轮再经主导轮在上臂、下臂顶端一侧的上、下主导轮间闭合形成环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渣水分离杯
- 下一篇: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组合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