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防盗加强型门铰链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3625.3 | 申请日: | 200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5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余雄杰;肯尼思·雷纳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都隆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0;E05D7/00;B65D90/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防盗 加强型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运集装箱,尤其涉及集装箱上使用的一种门铰链。这种门铰链不仅具有更好的防盗功能,而且对集装箱的横向刚性具有加强作用,以抵抗集装箱框架在运输中的横向变形。
背景技术
集装箱作为一种国际标准化的装载工具,在货物运输,尤其是产品和货物进出口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集装箱运输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货运手段。但是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普遍提高了防范偷盗风险和恐怖活动的安全意识,因此对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重要的一项是:要求进入本国的货运集装箱自身应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证这些集装箱从始发地封装后均处于安全状态,不允许被非法开启。
众所周知,货运集装箱端部通常有两扇门(左扇门2和右扇门3,见图1所示),这两扇门一方面通过门铰链分别安装在门框两侧(每侧一般由四套门铰链连接,见图1所示),另一方面通过锁杆手柄机构锁定在门框上(每扇门一般采用两套锁杆手柄机构7,见图1所示)。其中,门铰链通常由铰链板、一对门铰耳和铰链销组成,铰链板焊接在门上,一对门铰耳焊接在门框上,装配时,一对门铰耳位于铰链板的上方和下方,铰链板和门铰耳上对应设有销孔,铰链销穿插在销孔中,以此构成铰链机构。上述传统的门铰链只具有铰接功能,不具备防盗功能。以往为了防盗在装入货物后,由海关在锁杆手柄机构上加封,以表示集装箱处于安全状态。然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一些偷盗者往往利用电锯切断与锁杆配合的锁座或门铰链中的铰链销,在不损伤海关加封的前提下进行作案,盗窃后又利用“液态金属”粘合剂将其“恢复”使人不易察觉。据调查,以往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以此方式实施盗窃的现象频频发生,不仅给货主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破坏了货运单位的信誉,造成不良的国内、国际影响。为此,本实用新型从防盗保护角度对现有的门铰链进行改进客观存在克服上述不足,提高集装箱的防盗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防盗加强型门铰链,其目的是要弥补以往集装箱在防盗设计方面所存在的漏洞,提高集装箱的防盗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装箱防盗加强型门铰链,包括铰链板、门铰耳及铰链销,铰链板和门铰耳上均对应设有销孔,铰链销穿插在销孔中,以此构成门铰链机构;所述铰链板和门铰耳上分别设有海关封孔,两海关封孔在门扇处于关闭位置时保持同轴,有一海关封销在门扇关闭状态下插入同轴的两海关封孔加封。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海关封孔与销孔平行设置,这种设计效果最好,但也可以使海关封孔与销孔在空间具有小于60°的夹角。
2、上述方案中,为了保护海关加封在正常使用中不受损坏以及提高集装箱横向抗变形的能力,可以在铰链板朝门框一侧设置延伸肩部,在门扇处于关闭位置时延伸肩部靠近或接触门框。
3、上述方案中,所述海关封销可以由一根销柱和两个扣帽组成,销柱的中部设有一个用于应力集中的缩颈段,销柱的两端设有倒钩,两个扣帽分别套装在销柱的两端,并形成非拆卸式卡锁结构;所述铰链板上的海关封孔由上下两段构成,中间留有一段空腔段,销柱的缩颈段位于该空腔段中。销柱一般由较脆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是:在集装箱的门铰链上设置海关加封结构,当偷盗者作案时只要门扇发生转动海关加封将被损坏,较脆的海关销柱在缩颈处断开,下半段销柱脱落。这样可以明显观察到已发生盗窃作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只要门扇发生转动海关加封将被损坏,解决了以往在不损伤海关加封的前提下进行作案问题,弥补了以往集装箱在防盗设计方面所存在的漏洞,提高集装箱的防盗性能。
2、本实用新型铰链板上的延伸肩部设计不仅保护了海关加封在正常使用中不受损坏,而且可以提高集装箱框架横向抗变形的能力。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防盗效果突出,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明显的技术进步。
附图说明
附图1为集装箱后端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都隆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都隆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