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厢式车液压起重尾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3282.0 | 申请日: | 200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3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44 | 分类号: | B60P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厢式车 液压 起重 装置 | ||
1. 一种厢式车液压起重尾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承载平台(1)、水平升降机构(2)和翻转机构(3);所述承载平台(1)由平板(11)、位于平板(11)下面两侧的楔形筋板(12)和位于所述楔形筋板(12)大端的两平台铰支座(13)固定连接而成;所述水平升降机构(2)包括位于承载平台(1)两侧,且在所述两平台铰支座(13)之下,各由举升臂(21)、举升油缸(22)以及各铰支座的前连接螺栓(23)、前连接螺栓(24)、后连接螺栓(25)、后连接螺栓(26)和双铰支座(27)组成的两个平面四杆机构;所述翻转机构(3)包括位于承载平台(1)下面两侧的关门油缸(31)、平台铰支座(13)和后铰支座(32)以及各铰支座的前连接螺栓(33)和后连接螺栓(3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车液压起重尾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平台铰支座(13)设有上销孔(131)和下销孔(13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车液压起重尾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升降机构(2)的两举升臂(21)各包括举升臂头部(211)和举升臂杆部(212),所述举升臂头部(211)上设有上销孔(211a)和下铰支座(211b),所述举升臂杆部(212)的末端设有销孔(213),所述两举升臂头部(211)内侧设有至少两根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1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厢式车液压起重尾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举升臂上销孔(211a)中心至该举升臂杆部(212)侧面的距离δ在140mm~160mm范围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车液压起重尾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升降机构(2)的两举升油缸(22)各包括位于举升油缸活塞杆前端的前铰耳(221)、活塞杆(222)和位于举升油缸后部的后铰耳(223)。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车液压起重尾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升降机构(2)两侧的双铰支座(27)和所述后铰支座(32)的底部都垂直固定在车辆的方钢框架(4)的侧面,所述双铰支座(27)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设置的举升臂后铰支座(271)和举升油缸后铰支座(27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车液压起重尾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升降机构(2)两侧的前连接螺栓(23)各穿过所述平台铰支座上销孔(131)和所述举升臂头部上销孔(211a),各将所述举升臂头部(211)和平台铰支座(13)形成铰接;所述水平升降机构(2)两侧的前连接螺栓(24)各穿过所述举升臂头部下铰支座(211b)和所述举升油缸前铰耳(221),各将所述举升油缸活塞杆(222)和举升臂头部下铰支座(211b)形成铰接;所述水平升降机构(2)两侧的后连接螺栓(25)各穿过所述举升臂后铰支座(271)和举升臂杆部末端销孔(213),各将所述举升臂后铰支座(271)和举升臂杆部(212)形成铰接;所述水平升降机构(2)两侧的后连接螺栓(26)各穿过所述举升油缸后铰支座(272)和举升油缸后铰耳(223),各将所述举升油缸(22)的尾部和举升油缸后铰支座(272)形成铰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厢式车液压起重尾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翻转机构(3)两侧的关门油缸(31)各包括位于关门油缸活塞杆前端的前铰耳(311)、活塞杆(312)和位于关门油缸后铰耳(313)。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厢式车液压起重尾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翻转机构(3)两侧的前连接螺栓(33)各穿过所述平台铰支座(13)的下销孔(132)、关门油缸活塞杆前铰耳(311)和设在各平台铰支座(13)外侧的平台滚轮(14)各将平台铰支座(13)、平台滚轮(14)和关门油缸活塞杆前铰耳(311)形成铰接;所述翻转机构(3)两侧的后连接螺栓(34)各穿过所述后铰支座(32)和关门油缸后铰耳(313),各将所述后铰支座(32)和关门油缸后铰耳(313)形成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2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率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复合发酵剂生产土壤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