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信号防雷型自动重合闸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3237.5 | 申请日: | 2007-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51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新大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3/20;H02H3/22;H02H3/06;H02H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防雷 自动 合闸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线路保护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信号防雷功能的自动重合电闸保护开关,属于电力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各地普遍建设了PHS网络,即俗称的小灵通网络。伴随着这项通信业务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小灵通的用户数量也呈现突飞猛进的事态,这就同时需要建设大量的小灵通户外基站。而这些户外基站数目众多、分布广、工作环境相对差,且大都安装在普通民居的顶层或是郊外,无人值守。无论是在夏季还是冬季,往往会因为生活用电过度导致220V市电电压、电流起伏较大,而引起空气开关与漏电开关的跳电闸。并且,尤其是在雷雨天气,用于小灵通户外基站的安放位置相对比较高,极易受到雷电的影响而使电源跳电闸,直接导致大面积的小灵通通信中断。同时,由于空气开关与漏电开关一旦跳电闸后不能自动重新合电闸,需要人工来逐一合电闸;再者,由于小灵通户外基站分布广、数量多,很多基站的电源开关都被锁在居民宿舍、单位大院或是电线杆上,给恢复合电闸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额外的维护工作量。
另外,小灵通基站除了电源线外,还有许多信号线直接和天线相连,通过这些信号线,使天线上的无线信号连接至小灵通通信设备上;由于这些信号线连接至室外,因此遭到雷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雷电会在信号线上感应出强电流,这些强电流会侵入基站的传输设备,干扰传输控制信号,严重时会损坏传输设备;因此必须对信号线进行防雷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信号防雷型自动重合闸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信号防雷型自动重合闸开关,包括电闸、电力线路、处理器单元、电压/电流/漏电检测单元、线路状态检测单元,电压/电流/漏电检测单元串联在电力线路输入端之后,用于检测输出端线路的实时状态,线路状态检测单元连接在线路输出端之前,用于检测输入端线路的实时状态,输入端线路的实时状态与输出端线路的实时状态传送到处理器单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传送给电闸使其开关或闭合,其特征在于:该开关还设有信号防雷模块,包括过压放电保护器、过流保护器、双向瞬态浪涌吸收器,过流保护器串联在信号线上位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信号线;过压放电保护器和双向瞬态浪涌吸收器以串联方式连接,过压放电保护器的输入端接入信号线的输入端之后,双向瞬态浪涌吸收器的输出端接地,过压放电保护器和双向瞬态浪涌吸收器用于将信号线上的瞬间高电压释放到大地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信号防雷型自动重合闸开关,其中,所述的处理器单元还设有通信端口和显示单元。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信号防雷型自动重合闸开关,其中,所述的处理器单元为CPU,CPU外设有独立的控制按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①本实用新型将电源的保护和信号的防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能防止电源的意外跳闸,又能有效的保护信号线免遭雷击,更好的保护了基站的信号传输设备;当基站电源由于过压、欠压、漏电、过载、短路、雷电等导致跳闸后,能够自动重新合闸,无需人工操作;
②较好地满足交流电源线路和设备的防雷(过压)保护,放电电流大,响应时间快;
③电源故障报警显示在面板上,效果直观,故障原因一目了然;还实现了异地远程监控,在保证供电线路可靠运行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的应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信号防雷型自动重合闸开关;1-电闸;2-处理器单元;3-电压/电流/漏电检测单元;4-线路状态检测单元;5-显示单元;6-控制按钮;7-电源线路输入端;8-电源线路输出端;9-通信端口;10-基站;11-信号线输入端;12-信号线输出端; 13-过流保护器;14-过压放电保护器;15-双向瞬态浪涌吸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大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新大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