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管型外科手术装订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3235.6 | 申请日: | 200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7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望东;谢守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A61B17/072;A61B17/94;A61B1/04;A61B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管 外科手术 装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装订仪,特别是一种圆管型外科手术装订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圆管型装订仪是广泛用于管状内脏断端吻合的一种外科器械,使用这种器械施行的管状内脏断端吻合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缝合质量好,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由于手术的实施受到空间、光线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手术当中增加了很多主观的、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在判断吻合是否完成的时候,由于装订仪在管状脏器的内部,外界光线进入手术部位非常有限,所以医生只能依靠器械发出的指示声音来判断。当需要判断吻合效果、检查是否有漏钉或钉成形不好情况时,医生还要用手触摸来感知,最后凭经验来作出结论。显然,医生的经验与水平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就增加了手术的不确定性,给手术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圆管型外科手术装订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
圆管型外科手术装订仪,包括钉砧组件和装订仪本体,装订仪本体包括装订仪钉头组件和把手,钉砧组件包括钉砧、钉砧轴、钉砧帽,钉砧帽套在钉砧上,钉砧与钉砧轴的顶端固定连接,装订仪钉头组件包括有钉筒、环型刀,环型刀置于钉筒之内,形成一个刀腔,把手与推钉杆连接,钉砧组件与装订仪本体之间通过钉砧拉杆和钉砧轴而呈可拆卸式连接,其中:装订仪刀腔内设有红外线发射管,装订仪内部设有供电装置,红外线发射管通过导体连接供电装置,形成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上述的圆管型外科手术装订仪,其中,所述的供电装置设置在装订仪的把手内,供电装置包括电池密封舱、电池和绝缘薄膜,电池安放在电池密封舱内,电池密封舱引出导体,绝缘薄膜设在电池密封舱底部,绝缘薄膜有一端与推钉杆或丝杆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圆管型外科手术装订仪,其中,所述的供电装置固定在环形刀底部,供电装置包括电池密封舱、电池和绝缘薄膜,电池安放在电池密封舱内,绝缘薄膜设在电池密封舱底部,电池密封舱引出导体,绝缘薄膜有一端外露在密封舱外。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圆管型外科手术装订仪,其中,所述的导体为电路板或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圆管型外科装订仪,使得圆管型外科手术装订仪能够发射强红外线,通过辅助的红外线检测装置,可以感应到组织、钉、器械等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手术实施者可以通过辅助红外线检测装置的显示屏看到手术的每一个细节,即使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也可以轻松看到手术的每一个过程,这样,手术施行者不需要仅仅凭借器械所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吻合是否完成,也不局限于通过手的触摸来感知钉的成形好坏,可以通过辅助检测器械的显示屏对手术过程进行观察,很直观地确认手术需要装订的距离,正确判断订合效果,保证了手术的精确程度,避免了因为手术实施者的经验与水平的差异导致手术失败的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实施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供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实施示意图。
图中:1-钉砧;2-钉砧轴;3-钉砧帽;4-环型刀;5-电池;6-电池密封舱;7-绝缘薄膜;8-导线;9-红外线发射管;10-刀腔;11-推钉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