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子渔漂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3025.7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33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郑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科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93/02 | 分类号: | A01K9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75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漂,尤其是一种智能电子渔漂。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垂钓已经成为现代人放松,缓解压力的一项越来越重要的休闲活动。垂钓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通过观察钓线上浮漂的变化,掌握提杆的时机,而判断浮漂的上下位移,主要参照物是水面,由于距离、光线、风浪等原因,使观测清晰和准确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容易错过提杆的最佳时机,而且垂钓观测浮漂是主要是靠经验才能掌握好提杆的时机,需要大量时间练习才能成为好的钓手,这对很多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便于人们更好的掌握垂钓的提杆时机,人们对渔漂作了许多改进,目前,公知的电子渔漂就是其中的一种,其构造主要是由立式浮漂、发光二极管、电池等组成,此种电子渔漂由于其所采用的发光二极管没有保护电路,导致在电池插拔的过程中极易被烧毁,而且暴露的发光二极管引线也极易被撞断,而且该电子渔漂最多分11目,分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渔漂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人们能更好的掌握垂钓的提杆时机且使用寿命长的智能电子渔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智能电子渔漂,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智能电子渔漂包括传感器、单片机电路、电源和提示装置,传感器接入单片机电路,单片机电路接入提示装置,电源分别接入单片机电路和提示装置。
上述传感器为电阻型传感器。
上述提示装置为发光装置或发射装置。
上述发光装置为发光二极管。
上述单片机电路包括单片机,传感器接入单片机,单片机接入提示装置,电源接入单片机。
上述单片机电路还包括有保护电路,保护电路为保护电阻R3,保护电阻R3接于单片机的输出端和提示装置之间。
上述单片机电路还包括有分压电路,分压电路包括分压电阻R2和电容C,传感器R1和分压电阻R2并联在电源和单片机之间,传感器R1和分压电阻R2连接的节点接入单片机的输入端。
上述单片机为PIC10F220、PIC10F222。
上述单片机电路和电源设置在漂体中,漂体为水密封漂体。
上述水密封漂体的上、下部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
上述单片机电路接入提示装置的引线设置在漂尾内。
上述提示装置为发射装置时,智能电子渔漂还包括有地面接收装置,地面接收装置包括可接收发射装置信号的接收装置、第二单片机和第二提示装置,接收装置接入第二单片机,第二单片机接入第二提示装置。
上述第二单片机还分别接有计算机和控制盘。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鱼漂上设置传感器和单片机电路,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步的将鱼吃钩带动渔漂上下位移的模拟信息由传感器及时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将采集到的模拟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同时由单片机通过控制提示装置的状态及时提供给垂钓者起竿的信息,提高了观测的准确度和垂钓的成功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子渔漂,可分辨256个数字量,可判断钩上有无饵料。本实用新型在单片机电路中还设置有保护电路,以保证在电池插拔时不会烧毁电路,提示装置引线内鋳在漂尾内,不容易撞断和腐蚀。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设置有地面接收装置,通过发射装置发出渔漂上下位移信号,转换为仿真模拟渔漂,即“掌中漂”,仿真模拟渔漂同步于水中渔漂上下移动,使垂钓者在岸上可直接观测渔漂上下位移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漂体3、漂尾2、传感器6、单片机电路4、电源5和提示装置1,传感器6接入单片机电路4,单片机电路4接入提示装置1,电源5分别接入单片机电路4和提示装置1。传感器6为电阻型传感器,该在漂尾上涂抹树脂加导电碳粉,上端电阻接在单片机上,下端对水形成阻值,随着浮漂的上下移动。提示装置为发光装置或发射装置。发光装置以发光二极管为佳。发射装置可以是发射头或红外管,其中发射头可以是无线电发射头,其频率范围是:315-433MH;也可以是红外发射头,其波长范围是:890-930NM。单片机电路4和电源5设置在漂体3中,漂体3为水密封漂体,水密封漂体的上、下部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以保证电路与水完全隔离。单片机电路4接入提示装置1的引线设置在漂尾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科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科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引擎盖涂装工艺用支承架
- 下一篇:简约型水族养殖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