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段鄂式破碎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2833.1 | 申请日: | 200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6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樊联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二总队 |
主分类号: | B02C1/02 | 分类号: | B02C1/02;B02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32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段鄂式 破碎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石料双段鄂式破碎机,是用于矿石破碎、矿石 试样加工等领域,它属于石料破碎技术。
二、已有技术
鄂式破碎机是一种常见的石料破碎设备,它是通过支座、肘板、连 杆、偏心轴形成增力四连杆机构;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驱动皮带和皮带轮 通过偏心轴使动鄂板上下运动,当动鄂板上升时肘板与动鄂板间夹角变大, 从而推动动鄂板向静鄂板接近,与其同时石料被压碎劈碎,达到破碎的目的。 当动鄂板下行时,肘板与动鄂板间夹角变小,动鄂板在拉杆、弹簧的作用下, 离开静鄂板,此时已破碎的石料从破碎腔下口排出。随着电动机连续转动而 破碎机动鄂板作周期运动压碎和排泄石料,实现批量生产。
衡量一台破碎机的重要指标是破碎率,破碎率=(破碎前粒度-破碎后 粒度)/破碎后粒度
决定破碎粒度大小的重要因素是ф角和鄂板牙齿的齿距,一台破碎机的 ф角和鄂板牙齿的齿距是定值,它破碎的粒度也相应的成为定值.如一台破 碎机把粒度130~100毫米的石料经破碎后得到的碎石粒度约15~9毫米, 那么这台破碎机的破碎率为9~13,而在实际使用中,这种破率不能满足用户 需要,用户只好安装两台破碎机,分两级加工,这样浪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 与时间,尤其是在矿石试样加工中,特别怕污染.为了防止工序污染,要付出 更大的代价。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研制一套新型矿石双段鄂式破碎设备,把原来的 两道粉碎工序,缩为一道粉碎工序,在粉碎粒度不变的前提下,减小环境污 染;减小场地占用面积;减小能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静鄂板、动鄂板、连杆、 偏心轴、肘板、支座,将鄂板适当加长,静鄂板、动鄂板的鄂板面中间突起, 形成上下两段,静鄂板、动鄂板的板面上部为粗牙齿,上段作为粗粉碎,下 部为细牙齿,下段作为细粉碎。静鄂板、动鄂板之间,上、下半部分别形成 夹角ф1,ф2,其中ф1角大于ф2角改善下段的搓动角,减小静、动鄂板间 的啮合间隙。使破碎机的破碎能力大步提高。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段鄂式破碎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段鄂式破碎机的A--A剖面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段鄂式破碎机的B--B剖面结构图。
其中:1---静鄂板、2---石料、3---动鄂板、4---连杆、5---偏心轴、 6---肘板、7---支座。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段鄂式破碎机,它包括:静鄂板(1)、 动鄂板(3)、连杆(4)、偏心轴(5)、肘板(6)、支座(7),静鄂板(1)、 动鄂板(3)的鄂板面中间突起,形成上下两段,静鄂板(1)、动鄂板(3) 的板面上部为粗牙齿,上段作为粗粉碎,下部为细牙齿,下段作为细粉碎。 静鄂板(1)、动鄂板(3)之间,上、下半部分别形成夹角φ1,φ2,其中φ 1角大于φ2角。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一)、两段式鄂板:
当石料落入破碎腔后,与其挤压的静鄂板(1),动鄂板(3)形成上下φ1, φ2两个夹角。这两个角产生的搓动角分别适应不同粒度的石料加工,也就是 说在一台设备,一个动力中设置两个加工段,进行连续加工.
(二)、两个搓动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段鄂式破碎机,将静鄂板(1),动鄂板(3)上皆分 为上、下嵌有两层牙齿,在上段有粗牙齿,它可以阻止石料飞溅,适应与大 粒度石料的破碎;在下段有细牙齿,石料落入谷底,减小了石料与鄂掌面的 接触面积,有效的提高了动鄂板(3)对石料压强,适应与小粒度石料的破碎。
(三)、提高动,静板的啮合精度:
为了提高破碎机的生产效率,把静鄂板(1),动鄂板(3)的鄂掌面加工 精度从原来的IT13提高到IT10,减小了加工误差,提高了静鄂板(1),动鄂板 (3)的啮合精度,从而破碎粒度也大为提高。
本实用新型经过500公斤岩石破碎加工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目标值, 远在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之下。其鉴定项目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二总队,未经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二总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