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捉蝎子的紫外线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2829.5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0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洪盼盼;刘昭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盼盼 |
主分类号: | F21L4/02 | 分类号: | F21L4/02;F21V23/00;H05B37/00;A01M1/04;F21Y101/02;F21Y1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8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蝎子 紫外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发光二极管制作的用于捉蝎子的紫外线灯。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捉蝎子用灯构造中采用紫外线灯管,其工作原理是采用电池组供电,通过电子逆变装置,把直流电压转换成幅值足够的电压来驱动紫外线灯管发出一定频率带宽的紫外线。蝎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产生荧光反应,从而变得更加显眼。这样,人们在夜间便很容易地找到蝎子。但是,这种结构的蝎子灯需要有较复杂的逆变电路,而且紫外线灯管的发光效率也较低,因而整体能耗大,不利于长时间作业。此外紫外线灯管是由玻璃制成的,易破碎,给野外夜间作业带来不便。由于紫外线灯管和逆变装置占用空间较大,也使得灯体较为笨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蝎子灯发光效率低、功耗大、灯管易碎、灯体笨重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紫外线灯,该灯采用发光二级管后,不仅发光效率高功耗小、体积小,而且坚实耐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光部件应用高效率的发光二极管。将三个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联构成一条支路,再将这样的六条支路并联后接到三挡开关的紫外光接线端上,构成紫外线发光支路;再将三个白光发光二极管串联构成一条支路,然后将这样的六条支路并联后接到开关的白光接线端上,构成普通照明支路。两条支路都通过限流电阻与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灯的发光效率高,功耗较小,灯体结构简单体积小,坚固耐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1.紫外线发光二极管,2.正面附有反光层的线路板,3.充电电池,4.三挡开关,5.充电插座,6玻璃罩,7.限流电阻,8.白色发光二极管,9.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将三个紫外线发光二极管(1)串联构成一条支路,再将这样的六条支路并联后接到三挡开关(4)的紫外光工作接线端上,构成紫外线发光支路用于紫外线作业;再将三个白光发光二极管(8)串联构成一条支路,然后将这样的六条支路并联后接到三挡开关(4)的白光接线端上,构成普通照明支路用于普通照明。两条支路都通过限流电阻(7)与充电电池(3)连接。充电插座(5)直接与充电电池(3)并联,固定在外壳(9)上。紫外线发光二极管(1)和白光发光二极管(8)相间焊接在正面附有反光层的线路板(2)上。玻璃罩(6)装在灯的前部用于防尘。通过操作三挡开关(4),可使灯工作于紫外光作业、普通照明及关断三种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盼盼,未经洪盼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栓组预紧力测量装置
- 下一篇:微晶玻璃发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