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压瓷套式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32769.7 | 申请日: | 200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34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西元;葛平安;吕伟;韩锦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1B17/42;H01C1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77***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压 瓷套式 避雷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压瓷套式避雷器。
背景技术
7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超高压电力产品、超高压电网由于技术复杂、造价较高,目前只有少数国外发达国家能够研制适用于超高压等级电网用避雷器。如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国的ABB、GE、三菱电机、俄罗斯电瓷工业联合公司等知名公司,但各自的产品在外形及内部结构上都有较大的不同。且有些产品并不能适用于我国的超、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实际需要,如高海拔地区使用的750kV输变电设备保护用瓷套式避雷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西北地区750kV变电站的变压器和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用瓷外套避雷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超高压瓷套式避雷器,包括由四节避雷器元件串联组成立柱式结构,在该结构上端第一节避雷器元件顶部设有均压环架,该结构下端第四节避雷器元件底部设有绝缘底座,所述避雷器元件的外绝缘为伞裙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节避雷器元件中均设有一柱电阻片,采用串联方式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伞裙瓷套采用大小伞交替、伞下带棱结构;所述每节避雷器元件内均包括有并联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每一节避雷器元件中只设置一柱电阻片,从而使避雷器瓷套的直径减小、重量减轻;同时瓷套采用大小伞交替、伞下带棱结构,使得避雷器具有良好的耐污秽性能,采用该伞形结构瓷套的避雷器(31mm/kV)在国家绝缘子避雷器检测中心通过了盐密为0.03mg/cm2的人工污秽试验,提高了在高海拔地区的耐污能力。采用并联电容器来强制均压,从而显著改善了产品的电位分布性能,产品最大电位分布不均匀系数仅为11%。的荷电率仅为85%,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避雷器的外形结构图。图中:1、均压环;2、避雷器元件;3、胶装法兰;4、垫板;5、底座;6、接线端子。
图2为图1中的C向剖视图,为瓷件伞形结构图。图中:7、小伞;8、突棱;9、大伞。
图3为避雷器元件的竖向剖面视图。图中:10、电阻片;11、电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事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避雷器由四节互相独立的避雷器元件2串联组成立柱式结构,每相邻两节避雷器元件2通过胶装法兰3连接,在该结构上端第一节避雷器元件2顶部装有均压环架1,同时装有一个与被保护设备接线的接线板6;该结构下端第四节避雷器元件2底部设有绝缘底座6,该绝缘底座6为监测器提供了足够的绝缘。胶装法兰3之间设有垫板4,并用标准螺栓紧固,使相邻两节避雷器元件2连接。
如图2所示,避雷器瓷套的伞裙采用大伞8和小伞7交替排列结构,并且大伞8和小伞7下均设有突棱7。
如图3所示,避雷器元件2瓷套内由电阻片10、绝缘杆、隔弧筒、防爆片、密封橡胶以及金属零部件等构成。产品内部采用多个电阻片8串联为一柱结构。为了进一步控制避雷器的电位分布,除外部均压环1外,在每节避雷器元件2内还装有与电阻片10并联的电容器11。电阻片10采用D13.6交流氧化锌电阻片,方波通流容量250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未经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LED封装结构
- 下一篇:大容量同步发电机冷却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