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Ku波段旁路耦合波导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2669.4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48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达威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H01P1/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ku 波段 旁路 耦合 波导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波通信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Ku波段微波通信的带通波导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微波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滤波器和双工器而言,在直播卫星频段即Ku波段如何减小体积和提高频率选择性是两个很重要的方面。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直接耦合腔体滤波器的物理尺寸的综合方法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很好的阐述,但是大部分文献中阐述的综合方法针对的是采用同一种耦合结构的腔体滤波器。在电路拓扑上,由于滤波器频率选择性要求越来越高,要具有较高的品质因数Q就要求增加谐振腔数量,从而造成滤波器纵向尺寸过大。为了减小纵向尺寸,又要达到带外抑制的要求,必须使一定数量的谐振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只采用常规的膜片耦合,势必要增加波导转弯,从而增加了电路的复杂度,不能满足现代微波器件产品高性能集成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进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体积小、品质因数高、易于集成的Ku波段旁路耦合波导滤波器。
用于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Ku波段旁路耦合波导滤波器包括多个采用膜片沿纵向相互耦合的下谐振腔和至少两个设置在下谐振腔上面的旁路谐振腔,旁路谐振腔间通过膜片沿纵向相互耦合,在旁路谐振腔的下壁处开有与相邻下谐振腔相通的耦合槽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以半波长矩形波导谐振腔为基础,采用波导膜片纵向耦合和小孔旁路耦合相结合,在Ku波段设计了一种的新型的旁路耦合波导带通滤波器,通过在谐振腔上下壁的适当位置开一个适当大小的耦合槽孔,这样就去掉了拐弯的影响,既起到耦合作用,又起到改变传播方向的作用,而且不增大电路的复杂度。这种滤波器结构紧凑,可靠性高,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在Ku波段的设计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旁路谐振腔的偶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该附图给出的实例为一个六阶Ku波段波导腔体旁路耦合滤波器的结构,它包括四个采用膜片沿纵向相互耦合的下谐振腔1、2、5、6和两个设置在下谐振腔上面的旁路谐振腔3、4,两旁路谐振腔3、4间通过膜片沿纵向相互耦合,在旁路谐振腔3、4的下壁处开有与相邻下谐振腔2、5相通的耦合槽孔7,实现旁路耦合,从而在纵向方向缩短了两个腔体的长度,使得结构更为紧凑。图1中标号8和9分别为波导输入口和波导输出口。
图2是两个谐振腔的偶合结构示意图,中间的开槽是两个腔1、3的耦合。图2中沿X轴是波导的b边,沿Z轴是波导的a边,沿Y轴是L方向。采用图中两谐振波导腔耦合槽孔的位置,可以减小波导滤波器的体积。
实际设计中,首先根据设计指标选定波导型号,然后综合出滤波器的阶数及耦合矩阵,通过前述的设计步骤最后在利用全波分析软件综合并仿真出耦合膜片的尺寸、耦合孔的位置、大小以及谐振腔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达威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达威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6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会话路由控制方法及装置和通信网络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协议的桥接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