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的通风、供热与控制一体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32561.5 | 申请日: | 2007-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0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刚;朱永全;黄双林;赖涤泉;杨国柱;刘赤贞;李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F24D5/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43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通风 供热 控制 一体化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通风、供热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的通风、供热与控制一体化系统。
二、背景技术:
在工程史上,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积累了一些冻土带隧道的施工经验,但均是在较低海拔地带;秘鲁、智利等国家积累了一些高原隧道的施工经验,但其海拔低于青藏高原,也非冻土。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和昆仑山隧道分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和最长的冻土隧道。对于高海拔、高寒区、冻土隧道洞内施工环境控制技术,至今尚无先例。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的通风、供热与控制一体化系统,其将隧道的通风、供热与控制实现一体化,结构合理,节能,可靠,风机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隧道的通风、供热与控制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组,机组为水平卧式结构,共由三段依次组成,第一段为进风段,第二段为风机段,第三段为加热段。
机组的进风口及出风口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设于洞口外的数字显示单元连接。
加热段包括蒸汽加热器,蒸汽加热器上连有蒸汽电动调节阀,蒸汽电动调节阀与数字显示单元连接,蒸汽电动调节阀与数字显示单元之间设有调节器。
数字显示单元上分别连有衬砌工作面温度传感器和掘进工作面温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洞内施工环境温度控制在-5~+5℃之间,结构合理、节能、可靠,风机效率达86%,高于国外风机最高效率(84%);空气质量指标达到了国家劳卫标准,在国内外均属首次成功研制和应用。
表1机组性能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未经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富贵竹的高效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枳壳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