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场检测建筑物围护结构热阻/传热系数的温控箱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2090.8 | 申请日: | 200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5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曹万智;杨永恒;赵德安;王洪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民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25/18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正良 |
| 地址: | 73003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 检测 建筑物 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场检测建筑物围护结构热阻/传热系数的温控箱。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进行,建筑节能检测工作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现场检测围护结构热阻/传热系数大都采用热流计法,热流计法是基于一维稳态传热这一基本前提之下。相对来说,热流计法检测简便易行。
热流计法检测装置包括热流计、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等,将热流计粘贴在被测砌体表面,测量通过热流计的热流密度,温度传感器测量砌体内外表面的温度,通过计算得到砌体的热阻/传热系数(见图1)。其热阻/传热系数只有当通过热流计的热流是一维稳态传热,而且砌体两面要有一定的温差时,检测的结果才可靠。在现场要得到一定的温差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需要加热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现场有时内门还未安装),冬天供暖时有时会满足要求,但温度场波动还是比较大的,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温控箱-热流计法是由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提出并申请了发明专利(申请号:200410026343.1),即将热流计粘贴在被测砌体表面,测量通过热流计的热流密度,温度传感器测量砌体内外表面的温度,由紧贴在布有热流计和内表面温度传感器外围的恒温箱来保证砌体两面的温度差,从而保证了检测对温差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的热流计法得到了发展。但从热流计的基本原理“一维稳态传热”来考虑,还有待发展。因为,在一个围护结构的有限局部加热,不一定能保证热流计所在部位是一维稳态传热,围护结构内部有侧向传热,特别是导热系数比较大的材料,侧向传热更加明显,当侧向传热影响到热流计部位,破坏了热流计一维稳态传热的条件时,检测到的值就会偏大,失真,难以判断比较。如图2所示。其原因控温箱内热量的传递,首先通过电加热器加热箱内空气,热空气通过对流将热量传递给围护结构内表面,通过围护结构内表面的热量在围护结构内部以传导传热的方式来传递热量,特点就是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平壁内必定会发生热流偏移,如果控温箱不大,就很难保证热流计所在部位是一维稳态传热。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虽然控温箱内的温度是相对稳定的温度,但箱口所对应的结构的表面温度有一定的温度梯度,越靠近外框边沿温度越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场检测建筑物围护结构热阻/传热系数的温控箱。即在控温箱大小不变的条件下,能保证箱口所对应的结构表面没有温度梯度或是在箱体靠近边沿一部分部位有稍高的温度来克服结构内部的热流偏移,那么就可以更进一步使热流计所在部位的传热满足一维稳态传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热流计法现场检测热阻/传热系数的温控箱,是由箱体、隔板、电风扇、电加热组成。将控温箱沿中心用隔板隔档分成几个部分,热流计粘贴中心隔档围护结构的表面,控温箱的温度传感器粘贴在各隔档对应的围护结构表面,并用防辐射纸遮盖,每个隔挡中置有电风扇、电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一般的控温箱大多采用控制箱内温度来控制恒温过程的,这样只能做到控温箱内的环境相对稳定,相对于围护结构的另一面有一定的温差。但箱体所对应的结构表面的温度是有温差的,这样更容易造成热流偏移,由于箱体的尺寸有限,很容易影响到热流计的测量。
本实用新型将控温箱的整体加热设计为分部加热,将控温箱沿中心用隔板隔档分成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分别控温和加热,不控制控温箱内的温度,而用每一部分所对应的围护结构的表面温度来控制加热,这样,控温和加热就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可以使箱体所对应的围护结构的表面没有温度梯度或者使外围的温度稍高一点,更大限度的保证箱体中间部位有一维稳态传热的部位,以使热流计测量到准确的数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热流计热流一维稳态传热示意图
图2是温控箱-热流计法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检测建筑围护结构热阻/传热系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a、如图3、图4所示,将控温箱1沿中心用隔板隔档2分成五部分,每个隔挡中置有电风扇3、电加热4。控温箱1箱口对扣在围护结构表面,热流计5与中间部分控温传感器6粘贴中心的隔档围护结构的表面,过渡部分控温传感器6′与最外部分控温传感器6″粘贴在各隔档对应的围护结构表面,并用防辐射纸遮盖,防止辐射感温,这样能测量到结构表面的真实温度。独立控温和加热,不管各部分箱内温度高低,只是将结构表面温度设置为等温或是最外部分的温度稍高于里面两部分。
b、设置温度,根据情况,可以将各隔档的温度设置一样,也可以使中间部分的温度稍高一点,比如高1℃到2℃,这样控温箱所对应的结构表面的温度就不会有温度梯度或是外围有稍高的温度而有向内的热流偏移,从而克服中心向外的热流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民族大学,未经西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空气质量联动调控模块的内墙体及装配式楼体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保温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