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灸疗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663.5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00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侬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0000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灸疗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灸疗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安全灸疗器。
背景技术 艾火灸疗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在缺医少药的地方,艾灸还用于急救,是人民大众欢迎的常用医疗方法。同时,艾灸方法有预防保健作用,受到世界各地病家的欢迎。艾灸方法简便易行,在施用艾灸时要点燃艾绒,并持续至艾火燃尽。其间,难免出现灼伤皮肤。隔物灸应用时,身体不能随意移动,避免艾绒脱落,烧伤衣物。儿童艾灸时,困难更多。由于一次伤害,造成恐惧心理,使慢性病治疗陷入困难,无法继续做艾灸治疗。另外,头部艾灸时,艾火温度超过120℃,稍有不慎,即造成头皮灼烧,伤毁头发,破坏发型,导致医生与患者误解,甚至发生医疗纠纷,直接导致经济损失。现行用电器艾灸的方法,限于电源,同时有触电的潜伏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灸疗器,以解决现有艾火灸疗器存在的灼伤皮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灸疗器大盘与灸疗器内芯,灸疗器大盘正中设有同心孔,灸疗器内芯置入灸疗器大盘的同心孔内形成空腔,灸疗器内芯的底部均布有4~8个直孔;灸疗器内芯的外径小于同心孔顶端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用艾灸治疗儿童脑性瘫痪、脑病后遗症、失眠、疲劳综合症、慢性胃肠炎、阳萎不育,方便使用,能防止灼伤皮肤,预防伤毁头发,完全实现安全的艾灸治全过程,成本低,便于推广艾灸治疗范围,并有预防经常感冒,预防气管炎复发等作用。可供医院、卫生院治疗或家庭预防保健广泛使用。儿童老人均可适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灸疗器大盘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灸疗器大盘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灸疗器大盘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灸疗器内芯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灸疗器内芯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灸疗器大盘与内芯的组合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灸疗器大盘1与灸疗器内芯2,灸疗器大盘1正中设有同心孔3,灸疗器内芯2置入灸疗器大盘1的同心孔3内形成空腔5,灸疗器内芯2的底部均布有4~8个直孔4;灸疗器内芯2的外径小于同心孔3顶端的内径。
灸疗器大盘1的直径为20~26厘米,厚度为1.6~4.0厘米,周边凸起1.0~4.0厘米;同心孔3顶端的内径为4.0~4.8厘米,同心孔的高为1.2~3.0厘米。
灸疗器内芯2顶端的外径为3.8~4.6厘米,高度为2.0~6.0厘米,灸疗器内芯2顶端的内径为1.5~4.5厘米;直孔4的内径为0.3~0.6厘米。
本实用新型灸疗器内芯有三种型号,
型号一中灸疗器内芯2的高度为2.0~4.0厘米,灸疗器内芯2顶端的内径为1.5~2.5厘米;直孔4为4个。
型号二中灸疗器内芯2的高度为3.0~4.5厘米,灸疗器内芯2顶端的内径为2.5~3.5厘米;直孔4为6个。
型号三中灸疗器内芯2的高度为4.0~6.0厘米,灸疗器内芯2顶端的内径为3.5~4.5厘米;所述直孔4为8个。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灸疗器大盘内的同心孔3的形状为碗形,灸疗器内芯2的形状为U形。
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灸疗器大盘内的同心孔3的形状为圆锥台形,灸疗器内芯2的形状为V形。
三种型号的灸疗器内芯与灸疗器大盘1相配,调换使用。
本实用新型用传统陶泥制成灸疗器大盘,可置于头、腹、背部的穴位上,供艾灸时使用。用传统陶泥制成灸疗器内芯,灸疗器内芯外径均为3.8~4.6厘米,可置入灸疗器大盘内正中的同心孔3中并形成空腔5,保证随时可以移动取出,又不致过于松动,更不能随意滑脱。空腔5保证了灸疗器点燃艾绒时,与皮肤的距离,以免灼伤皮肤。
使用时,在灸疗器内芯2中放置传统艾绒1克,并用线香点燃艾绒,任其自然燃烧,热力可透过灸疗器内芯的直孔4传入皮肤,使病家感到温热舒适,即可达到目的。
施用艾灸过程中,感到燃烧过烈,立即移开灸疗器大盘1,热度立即下降。可由医护人员快速移走灸疗器内芯2,使局部热度下降。
本实用新型将灸疗器大盘移动至头部、背部、腹部的穴位皮肤上,即能施行安全有效的艾灸全过程。灸疗器大盘与灸疗器内芯均可迅速移动并离开灸治皮肤区,因此,灸疗器完全实现安全的艾灸治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侬,未经张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医用肌肉捏持定位夹
- 下一篇:可调型蓄电池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