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香烟包装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365.6 | 申请日: | 200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2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永红 |
主分类号: | B65D85/10 | 分类号: | B65D85/10;B65D5/54;B65D77/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00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烟 包装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烟包装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烟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香烟软包装盒的盒体通常至少包括内层起密封作用的铝箔纸和外层起标识作用的包装纸层,其中外包装纸的顶部与盒体平齐或略低于盒体,铝箔纸高于盒体高度的部分折叠互压,在盒体顶部中间粘贴有一个标贴。吸烟者在拿取时,需要撕开盒体顶部标贴的一个侧面的铝箔纸,露出一个开口用于拿取香烟。现有包装盒存在的问题是:1、使用不方便:由于铝箔纸具有良好的韧性,其撕拉强度高,因此不易撕开,在招待别人时会出现尴尬的局面,即使撕开,撕拉口也参差不齐,极不美观;2、影响使用:若撕拉时用力过猛,会导致开口过大,导致香烟很容易掉出来,不利于携带;3、市场占有率低:由于上述两个原因,软包装烟盒的市场受到硬盒的冲击,也使其定位在了低中价位香烟上,而硬质香烟盒比软包装要浪费更多的资源、人力及物力,间接地造成资源浪费,与提倡的节约型社会不相适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香烟包装盒,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不方便、影响使用和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香烟包装盒,包括外包装纸1、铝箔纸和标贴2构成的盒体3,盒体3的顶部包括互压的锡箔纸外封部4和锡箔纸内封部5,其特殊之处在于:在盒体3顶部、标贴2外侧的铝箔纸上设置有闭合的模切线6,该模切线6沿盒体3顶部的正投影为“矩形”。
上述模切线6均位于盒体3顶部,“矩形”模切线6的一个边与标贴2平行设置,另外三个边与盒体3的三个直角折边重叠设置。
上述模切线6的一个边设置于盒体3顶部,其与标贴2平行设置,另外三个边平行于盒体3的三个直角折边设置于盒体3侧壁上,其与顶部有一定间距,顶部的一条边通过垂直模切线与盒体侧壁上的三条边相接。
上述侧壁上的模切线6与顶部间距为1~3mm。
上述设置于盒体3顶部的模切线6与标贴2相隔0.5~5mm。
上述盒体3顶部的锡箔纸外封部4的模切线6的端部设置有内弧线型或三角形手撕口7。便于开口。
上述模切线6为铝箔纸内表面上的连贯线状压痕。
上述模切线6为铝箔纸内表面上的连贯点状压痕。该结构与邮票的点状撕口类似,但为了不影响密封效果,并不打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使用方便:使用者只需从手撕口处沿着模切线轻轻一撕,便可轻松地在香烟盒上打开一个矩形的开口,取出香烟;
2、不影响携带:由于使用了模切线,使用者在撕开包装盒时,可以保证撕开口整齐美观,同时因开口大小合理,不影响携带;
3、节省资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软包装盒的档次,从而提升其市场的占有率,可节约大量的资源。
4、加工方便、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在加工时仅需要在展开的锡箔纸的内表面进行模切线处理即可,只要便于撕开的各种模切线的加工方法均可采用,该工序简单,易在流水线上实现,因此成本增加很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包装纸1、铝箔纸和标贴2构成的盒体3,盒体3的顶部包括互压的锡箔纸外封部4和锡箔纸内封部5,在盒体3顶部、标贴2外侧的铝箔纸上设置有闭合的模切线6,该模切线6为铝箔纸内表面上的连贯点状压痕,其沿盒体顶部的正投影为“矩形”。所说模切线6的一个边设置于盒体3顶部,即端面上,其与标贴2相隔2mm平行设置,另外三个边平行于盒体的三个直角折边设置于盒体3侧壁上,其与顶部间距为2mm,顶部的一条边通过垂直模切线与盒体3侧壁上的三条边相接。所说盒体3顶部的锡箔纸外封部4的模切线6的端部设置有三角形手撕口7。
参见图2,图中点划线为香烟盒的折叠线,图中点线为模切线6。与原有工艺相比,加工中仅需要增加在锡箔纸的内表面压制模压线这一步骤。
该模切线6可在标贴的两个外侧分别设置,即设置两个开口,使用更方便。
使用时,可按照使用者的习惯,选择标贴任意一侧作为撕开口。从外锡箔纸边缘的手撕口7处开始,沿着模切线6的痕迹轻轻撕开,香烟包装盒就被撕开一个边缘光滑、整齐、美观的取烟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永红,未经赵永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及铜合金绞线用接续条
- 下一篇:复合式净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