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频振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279.5 | 申请日: | 200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52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杭志强;郑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新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46 | 分类号: | H04R1/46;H04R9/02;H04R23/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41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导系列音频传输装置,尤其是一种高保真、全频谱音频振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解决许多老年人与听觉有障碍的人的社会交流问题,骨导式通讯工具应运而生,骨导式的通讯工具是利用骨导系列的音频装置直接将信号传导到听觉神经,而不通过耳膜,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听觉的障碍问题。同时,采用骨导系列的音频装置制成的通讯工具还可以有效减少通话时的电磁辐射和对耳膜的损伤,并避免了在嘈杂的环境中的干扰问题。
传统的骨导电话是采用由单或双定心支片的振子组成的音频装置,其音频装置为单音圈发音。例如:中国专利ZL00226365.3与ZL00226954.6公开的骨导电话。该技术中的音频装置的振头是安装在定心支片上,音圈在磁场作用下振动,由此该技术振子音频响应在窄约2K到8KHz范围,仅可以用于电话的语音传输,不能用于收听音乐,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和使用中的需要,同时由于高频的振子是单音圈振动,电机械转换效率低,功耗大,无法微性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保真、全频谱音频振子装置,其通过采用定心支片加磁致伸缩振动,双磁体伸缩振动或双磁隙磁路系统,有效满足了骨导式通讯技术的需要,同时扩大了音频响应范围,并可以做到低功耗,微型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音频振子装置,其主要特点在于在低频振动构件上设置有振头(2)。
所述的低频振动构件,有外壳、定心支片(7)、导磁板(8)、磁铁(9)、动圈(10)固定线圈(11)、导磁体(12)和音圈(14),振头(2)安装在设置有音圈(14)的定心支片(7)上,定心支片(7)固定连接在下外壳(13)上,动圈(10)固定连接在音圈(14)上,与动圈(10)对应设置的固定线圈(11)固定连接在导磁体(12)上,导磁体(12)固定连接在下外壳(13)上,磁铁(9)设置在导磁体(12)的中间,导磁板(8)对应设置在磁铁(9)上端。
所述的低频振动构件,有导磁圆环板(1C)、导磁板柱(2C)、环形磁铁(3C)、磁体、定心片、振头(2)、音圈(9C)、外壳(10C)和盖板(11C),其导磁板柱(2C)和导磁圆环板(1C)对应设置在振头(2)下部,环形磁铁(3C)对应设置在导磁圆环板(1C)下,导磁圆环板(1C)和环形磁铁(3C)设置在导磁板柱(2C)和导磁体(5C)之间,磁体(4C)设置在导磁板柱(2C)下,磁体(4C)设置在导磁体(5C)上,磁体(5C)设置在外壳(10C)内,盖板(11C)设置在外壳(10C)的上端,上定心片(6C)的一端与外壳(10C)连接,另一端与音圈(9C)相连,下定心片(7C)的一端与导磁体(5C)连接,另一端与音圈(9C)相连,音圈(9C)设置在导磁圆环板(1C)与盖板(11C)之间。
所述的低频振动构件,其有振头(2)、盖板(2E)、定心支片、双线圈音圈(5E)、导磁板(6E)、磁钢(8E)、导磁圆环、磁钢圆环(10E)、塑料导件(12E)和外壳(13E),其两定心支片设置在振子的两端,上定心支片(3E)和下定心支片(4E)的一端设置(2)在外壳(13E)上,另一端设置在振头(2)下侧的双线圈音圈(5E)上,上导磁板(7E)、磁钢(8E)和下导磁板(6E)自上而下依次对应设置在振头(2)下,下导磁板(6E)设置在外壳(13E)上,塑料导件(12E)设置在外壳(13E)的内侧,下导磁圆环(11E)、磁钢圆环(10E)和上导磁圆环(9E)分别与下导磁板(6E)、磁钢(8E)和上导磁板(7E)对应设置在塑料导件(12E)内侧,盖板(2E)安装在外壳(13E)的上端。
所述的振头(2),其有磁铁(23)、铝端头(22)、线圈(24)、磁致伸缩棒(25)和上外壳(26),其内部的磁铁(23)设置在磁致伸缩棒(25)的两端,线圈(24)设置在磁致伸缩棒(25)的周围,线圈(24)和磁铁(23)两端的铝端头(22)通过上盖板(21)和上外壳(26)紧固连接。
所述的振头(2)为实心振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音频振子装置,通过振子的振头与头骨接触,将声音信号通过头骨直接传至听觉系统,不仅能满足普通电话机的一切功能需要,而且适用于听力弱者或鼓膜损失但听觉神经正常的听力障碍者使用,同时适于在背景噪杂的环境中使用。其结构简单,音频响应范围宽,电机械转换效率高,有效满足了现实中的需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新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新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2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