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用途防磁井口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1261.5 | 申请日: | 2007-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32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罗大成;朱殿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方元能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47/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 |
| 地址: | 710201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途 防磁 井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测井设备,特别是应用于电磁测井中防止测井电缆被磁化和清理电缆上附着的粘稠混合物的双用途防磁井口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测井技术作为石油勘探技术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电磁测井过程中,尤其是在测套管井时,由材料和钻井施工引起的油井套管上的剩磁,使测井电缆在套管中来回移动或停留过程中被磁化。目前使用的测井电缆一般为七芯电缆,里面是缆芯,外面是用两层钢丝做成的承重保护层。测井电缆每隔25米有一个磁记号,磁记号事先在标准井里标定并注磁。作业时,磁记号器靠读取这些磁记号来确定测井仪器在井中的深度。如果测井电缆被磁化,将会导致这些事先标定的磁记号丢失或者减弱,引起深度误差甚至无法确定测井深度,因而需要停止施工,对电缆重新进行标定和注磁,这样必将延误工时,增加成本。
另外,不管在裸眼井还是在套管井,井里都有很多粘稠混合物,测井电缆从井中提出时,电缆上一般都附着有很多这些混合物,这些混合物不但会污染环境给操作带来不便,而且还会损坏设备。目前的电磁测井设备中,在这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清理装置可供选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双用途防磁井口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测井电缆被磁化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套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拆卸方便的双用途防磁井口装置,它不但能有效防止电缆被磁化,而且还能够有效清洁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双用途防磁井口装置,它至少包括位于井口处的磁记号器固定架5,固定在磁记号器固定架5上的磁记号器,磁记号器正对电缆中心,其特征是:在油井套管10上有井口支架6,井口支架6上固定有外圆导磁管筒1,在油井套管10内周有内圆导磁管筒2;内圆导磁管筒2内有金属圆管筒3。
所述的外圆导磁管筒1固定在中心开孔的井口挡板7上,井口挡板7通过与中心开孔成为一体的套筒座落在油井套管10上。
所述的外圆导磁管筒1是一个喇叭口形状的圆筒管,其直径大于油井套管10的直径。
所述的金属圆管筒3是一个和测井电缆8直接接触的铜制的长形圆管筒,圆管筒的管中心孔直径大于测井电缆8的直径。
所述的金属圆管筒3内壁至外壁有气孔通道4。
本实用新型它的清理功能是这样实现的:居中金属圆管筒3内壁和测井电缆8之间有一个间隙,当测井电缆8从该管件内壁上通过时,内壁就会刮去测井电缆8上附着的稠稀状混合物,然后再经从管件内壁上的气孔通道4射出来的高压气体冲洗,测井电缆8上附着的稠稀状混合物就可以被刮吹掉。
本实用新型双用途防磁井口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消除了测井电缆被磁化,清理了电缆上的稠稀状混合物,也解决了井内落入异物、井口操作安全的问题。该井口装置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全,提高了电磁测井效率,降低了石油勘探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居中圆筒管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外圆导磁管筒;2、内圆导磁管筒;3、金属圆管筒;4、气孔通道;5、磁记号器固定架;6、井口支架;7、井口挡板;8、测井电缆;9、测井仪器;10、油井套管;11、天滑轮;12、地滑轮;13、吊车;14、测井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方元能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方元能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摆颚式破碎机出料口调节装置
- 下一篇:通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