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风道直联式多筒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250.7 | 申请日: | 200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8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立刚 |
主分类号: | B01D45/12 | 分类号: | B01D4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甘肃省兰州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道 直联式多筒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含尘烟气的消烟除尘技术,是一种直接安装在烟风道上的除尘设施。
背景技术
虽然环境保护已深入人心,在环境保护技术领域中的消烟除尘设备也层出不穷,但是此前这些环保设施都是安装在地面上,不但有较大的占地面积,而其阻力也很大,增加了能耗。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这种烟风道直联式多筒除尘器的设计方案,其主要特点是该装置不占有地面,而是同烟风道一起设置在空中,从而极大地利用了空间,使省去的地面可安装其他设施,另外这种除尘器阻力很低,不但节约了运行成本,并有良好的除尘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风道直联式多筒除尘器以克服此前这些环保设施都是安装在地面上,不但有较大的占地面积,而其阻力也很大,增加了能耗。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这种烟风道直联式多筒除尘器的设计方案,其主要特点是该装置不占有地面,而是同烟风道一起设置在空中,从而极大地利用了空间,使省去的地面可安装其他设施,另外这种除尘器阻力很低,不但节约了运行成本,并有良好的除尘效果。
实现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技术方案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安装在烟风道上,含尘烟气经烟风道由该装置的前端通过导向锥和导向叶片而进入旋风筒,由于导向叶片是按流线型曲面设计,含尘烟气在旋风筒内产生旋转气流,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含尘烟气中的烟尘就集中于旋风筒的内壁上,通过旋风筒的缺口被甩出旋风筒后被收集于集灰箱,而净化后的烟气由烟气通道排出箱体外。
由于含烟气流量和浓度的不同,烟风道直联式多筒除尘器可设计为单筒或多筒等不同形式,在多筒除尘器的排列上,为便于上、下筒落灰不产生过多干扰,在横向排列上旋风筒的长短是一致的,而在竖向排列,上一层的旋风筒比下一层略长,而烟气通道正好相反,上一层比下一层稍短,但不管旋风筒的长短如何变化,其结构是一致的,既旋风筒的前端均设置有导向锥和导向叶片,后端设置有一同心的柱型烟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集灰箱,由隔板分为过滤室和集灰室前后两室,其设计目的是从旋风筒分离出来的高浓度粉尘流沿集灰室向下运动,产生向下运动的动力来自烟气回流管,由于烟气回流管与烟气通道相通,所以就会有部分粉尘流翻过隔板进入过滤室,由于回流管在过滤室的一端包扎有过滤材料,粉尘不会通过回流管而会落入导灰管最后经落灰口排出除尘器外,而净化过滤后的净化气流则通过回流管而进入烟气通道。
附图说明
图1是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烟风道直联式多筒除尘器的剖视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含尘烟气通过前烟道1,经过导向锥2和导向叶片3在旋风筒4中产生旋转气流,烟气中粉尘被甩向旋风筒4内壁上通过粉尘出口5落入集灰箱6中,通过导灰管9和活动盖板14排出除尘器外,而净化后的气流经过烟气通道7排出至后烟风道15中。从粉尘出口5向下流动的粉尘流,其动力来自于烟气通道7相联通的回流管8,由于隔板10把集灰箱6分隔为集灰室11和过滤室12两室,这样可保证较重的粉尘直接从集灰室11落入导灰管9中,而使较轻的粉尘随粉尘流翻过隔板10进入过滤室12中,由于位于过滤室12的回流管8这一端用过滤材料13包扎,过滤后净化气体可通过烟气通道7进入后烟风道15,而粉尘是不能通过过滤材料13,所以又回落在落灰管9中,通过法动盖板14排出除尘器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立刚,未经孙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旋转火锅/餐饮两用桌椅
- 下一篇:一种食物刨丝器的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