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风冲击式湿法除尘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249.4 | 申请日: | 200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4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立刚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甘肃省兰州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冲击 湿法 除尘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领域中的烟气除尘净化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必然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所以保护环境净化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烟气的净化除尘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通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各种形式烟气净化除尘设备也层出不穷,现在已发展到数十种之多,但是此前的各类湿法烟气除尘净化器普遍存在构造复杂,阻力过大,操作不方便,运行成本高,甚至由于脱水问题解决不好而造成设备腐蚀严重和赌塞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经过多年实践,现公开了这种设计简单,操作方便的新型旋风冲击式湿法除尘净化器技术,该新颖的设计不但能更好地解决脱水与赌塞问题,更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烟气除尘净化设施。
实用新型内容
实现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和工作原理如下:
含尘烟气首先经过文式进气通道从侧面进入柱形空腔体内,向下冲击下锥体空腔体内的水面,随即产生气水混合旋转水气流,并在柱形空腔体内向上旋转,由于受旋风重力的影响,水珠连同扑捉到的粉尘被甩到柱形空腔体内壁,形成旋转水流,受重力影响含尘水流流向下锥体的水体中,粉尘经沉淀后从除渣机自动扒出,而净化后的烟气由于比重轻则集中到腔体的中心附近,通过插入柱形空腔体内的出气通道排出腔体外,既达到烟气除尘净化的目的。而损失掉的水体是经过补水水箱注入下锥体内,当补水超过所需的水位线后,会从溢流管排出,使水位线基本保持不变。
本实用新型设计看似简单,但集合了当前除尘技术的许多优点,首先进气通道应用了文式冲击原理加大了冲击速度,而柱型结构又充分体现了旋风冲击除尘净化的原理,起到了良好的脱水效果。将除渣机直接插到净化器底部,既简单实用,又大大地改善了劳动强度,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设计既简单而又实用,净化效果也非常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旋风冲击式湿法除尘净化器的示意图。
图2是旋风冲击式湿法除尘净化器图1的附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旋风冲击式湿法除尘净化器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和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进气通道3是一前端口径大,后端口径小的收缩式矩形空腔体,这是典型的文式设计,其目的是加大烟气流速以增加冲击力度。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由于形成净化器主体的柱型本体1是一柱型腔体,而烟气是从侧向进入的,自然就在腔体内形成旋转,又由于下锥体2里盛满了水体使烟气向下冲击水面,而形成了汽水混合体,带尘水珠的比重比净化后的气体大,就自然被甩向柱形本体腔的内壁,在重力作用下而形成带尘水流,沿内壁向下流动进入水体12,尘粒经沉淀后又被除渣机5自动清除本体外。净化后的烟气经出气通道4排空。
从图1和图2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在下锥体2的外侧设计了除渣机托槽8,其目的是通过托槽8把除渣机5更方便地伸入净化器腔体内的最底部,以便于自动清渣;在下锥体2的最下部设置了排污阀9,其目的是便于在进行维修时把下部的水体排得更干净;在除渣机托槽8的一侧设置了补水水箱6,其目的是当下锥体2的水位下降时,可通过注水水管11向补水水箱6补水,以便保证其工作在设定的水位线上,如果工作时水位线上升后,还可以通过溢流管10排出多余的水体,使其保证在设定的水位线上正常工作,整个净化器座落在主体支架7上构成完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风冲击式湿法除尘净化器,以克服此前的各类湿法烟气除尘净化器普遍存在构造复杂,阻力过大,操作不方便,运行成本高,甚至由于脱水问题解决不好而造成设备腐蚀严重和赌塞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经过多年实践,现公开了这种设计简单,操作方便的新型旋风冲击式湿法除尘净化器技术,该新颖的设计不但能更好地解决脱水与赌塞问题,更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烟气除尘净化设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立刚,未经孙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2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