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动炉膛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194.7 | 申请日: | 200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4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范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高峰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3M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4000陕西省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炉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的填料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活动炉膛。
背景技术
传统锅炉的炉膛一般设置在锅炉的底部,用来放置煤的炉排管设置成活动形式,可以更换。此种结构理论上可行,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煤燃烧产生煤锈极易使得此种活动结构产生变形,给更换造成很大的困难。时间一久,使得锅炉的寿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更换方便、结构简单的活动炉膛。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活动炉膛,包括炉膛体,炉膛体外部与锅炉筒体通过连接管及连接法兰相连接,内部经进火口与锅炉主体内部相通;所述炉膛体壁上设置上炉门及下炉门,内部设置炉排管。
上述方案中,为提高煤的燃烧率及利用率,将活动炉膛中上炉门进风口位置设置成高于炉膛内进火口位置。
另外,为去除水垢方便,在炉膛体壁上与所述炉排管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人工除锈孔。
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炉膛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1、由于采用与锅炉主体相分离的活动结构,可以随时进行更换;
2、上炉门进风口高于炉膛内进火口位置,大大提高了煤的燃烧率及利用率;
3、结构简单,可靠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活动炉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筒体,2.连接管,3.连接法兰,4.连接管,5.炉膛体,6.上炉门,7.炉排管,8.人工除锈孔,9.下炉门,10.进火口,11.连接管,12.连接法兰,13.连接管,1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由图1,焊接在炉膛体5上的连接管4与焊接在筒体1上的连接管2通过连接法兰3相连接。在活动炉膛体5壁上设有上炉门6、下炉门9及人工除锈孔8,内部设有炉排管7。进火口10设在活动炉膛体5的底部,与筒体1相通。依据锅炉及炉膛体的大小设置连接管的数量。连接管2、4及炉排管7均与筒体1的水流通道相通。
将上炉门6即进风口位置设置成高于炉膛内进火口10位置,是为了在气流作用下,使炉排管7上部的煤尽可能地得到充分燃烧,提高了煤的利用率。
在上述的方案中,由于长时间的高温,会在炉排管7内产生水垢,为了除垢方便,在炉膛体5上设有人工除锈孔8,其端面用用盖板14进行封闭。
在图2中,分别焊接在炉膛体5及筒体1上的连接管11及连接管13通过连接法兰12相连接。同样,依据需要,在炉体上可设置3~4个此种连接管。
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更换炉膛时,只需通过连接法兰3及连接法兰12,即可轻松地进行更换,延长了锅炉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高峰,未经范高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