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组装便携式负压辅助创面治疗仪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021.5 | 申请日: | 200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49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许龙须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H7/00;A61H9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61陕西省西安市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便携式 辅助 创面 治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适用于一种可组装便携式负压辅助创面治疗仪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辅助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出现的创面治疗新技术,适用于除癌性溃疡以外的各种急、慢性创面。特别是对慢性难愈合创面及严重感染等复杂创面,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目前国内、外有成熟的产品销售,但这种治疗仪存在不但价格昂贵,而且治疗仪主体控制部分与真空泵、后备电源等为一体,不可拆卸,体积大,重量大,耗能高,不便携带,难以满足户外或野外救护的需要,尤其是有战争、地震、水火灾的情况下,现有技术完成不了创面治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能耗低、方便使用,满足不同用户及患者需要的一种可组装便携式负压辅助创面治疗仪装置。
解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个主体控制器连接一个真空抽气装置,其主体控制器和真空抽气装置上分别连接一个后备电源或一个交流电源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治疗仪的特点在于:
1、治疗仪由主体控制器、真空抽气装置、后备直流电源及交流电源转换器四部分组合而成,主体控制器与真空抽气装置接电后可作为独立单元使用,各部分组合成不同用途。轻便,便于携带,一机多用,可以满足不同条件下(医院,家庭,室外或野外救护等)治疗需要;
2、设计电磁阀门、真空室、真空泵、手动控制开关,采取控制电磁阀门开、关的方法调控负压值,取代原有控制真空泵驱动及转速调控电路;设计真空室预抽真空及手动开关控制手动控制真空泵抽气方案,克服了通过控制真空泵反复驱动抽气调控负压所带来的能耗高问题。
3、轻便,节电,便于不同条件及环境下使用。尤其适应较长时间室外或野外停电救护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图1的中央处理器电路原理图;
图3为图1的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可组装便携式负压辅助创面治疗仪装置,一个主体控制器A连接一个真空抽气装置B,其主体控制器A和真空抽气装置B上分别连接一个后备电源1或一个交流电源转换器1,所述主体控制器A由控制面板1 2连接中央处理器3、中央处理器3分别连接电磁阀8、声光报警器11,电磁阀8又与引流瓶7连接,引流瓶7与压力传感器5连接,压力传感器5连接到A/D接口电路4,A/D接口电路4与中央处理器3、欠压保护电路2连接组成主体控制器,所述真空抽气装置B由手动开关13信号驱动真空泵10、真空泵10产生的负压源流入真空室9组成真空抽气装置,引流瓶7内负压源通过真空软管输送到创面C表面,吸附创面C表面伤口,使伤口尽快得到收敛,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有三种使用方法:
1、有中心负压源的医院病房:电磁阀8连接中心负压源D,由交流电源14供电,主体控制器A控制工作;
2、无中心负压源的医院或家庭室内使用:交流电源供电14,外接真空抽气装置B,主体控制器A控制工作;
3、停电时、室外或野外救护:后备直流电源供电1,外接真空抽气装置B,主体控制器A控制工作。
上述所说主体控制器主要由控制面板12、中央处理器3、电磁阀8、引流瓶7、压力传感器5、声光报警器11及机箱组成。
所说真空抽气装置主要由手动开关13、负压表、真空室9、真空泵10及机箱组成。
图2所示为图1的中央处理器电路原理图,图2中,U9为中央处理单元,U11为A/D转换器4,压力传感器5采集的信号,送至U11,经U11转换成数字信号,送至U9,经U9比较判断后,控制由Q3、Q4驱动的电磁阀8工作。U10为存储单元,保存所有本设备的设置信息。J5为倾斜压力传感器5的信号输入口,一旦发生倾斜,倾斜压力传感器5的信号传给U9,U9便迅速停止本设备的工作,保证本设备的工作安全。J7为直流24V输入端,由此提供本设备的所有电力。U8为7812,产生稳定的12V电压供给电磁阀8,U5为5V DC-DC直流转换模块,产生稳定的5V电压,供给本设备的其它单元所需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10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性固废化学洗涤除臭塔
- 下一篇:弹簧成型机的抵推单元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