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引出线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30761.7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6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宋准科;尹秀芬;孔德龙;周庆申;祝夫勤;李继亮;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R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引出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更具体的为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引出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组引出线一般直接连接到电池端柱上,而引出线的另一端与电源开关设备相连,这样通过引出线的牵拉,会对电池端柱施加向上、向下或其它方向的作用力,造成端柱拔起或弯曲,甚至会出现漏液现象。目前,现有电池组引出线固定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蓄电池安装架上的过渡装置即接线座,并与蓄电池通过连接线连接,用户从接线座下方引线到电源开关设备。该种方式虽然外观好,又能有效保护蓄电池端柱,但其成本高,安装复杂,并且对安装架结构要求苛刻。二是直接从蓄电池引出一接线铜板,并将接线铜板与安装架进行绝缘固定,用户从接线铜板上引线到电源开关设备。这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安装精度要求高,且安全性及外观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绝缘性好,而且可明显降低成本,有效保护电池端柱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引出线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引出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定位螺栓、底座、立柱、紧固螺栓、下锁卡和上锁卡组成;底座、立柱和下锁卡注塑为一体;下锁卡与上锁卡通过自锁结构连接;底座由定位螺栓固定在电池安装架上。
底座、立柱和下锁卡注塑体的中心还有贯通的螺栓孔,螺栓孔中有可调节高度的紧固螺栓。
上锁卡的两端有锁头,下锁卡的两端有与锁头相对应的锁孔,锁头穿过锁孔后与下锁卡自锁。
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引出线固定装置,在底座的下面有一个定位座。
自锁结构是通过互相齿合实现。锁头的下端内侧有齿,在下锁卡上有与之对应的锁齿。
使用方法是,电池组引出线采用直接连接到电池端柱上的连接方式,但通过该装置对引出线的固定,并将施加给电池端柱的作用力传递给电池安装架,来达到保护电池端子的目的。
紧固螺丝用于蓄电池组引出线的固定及进行安装余量调节,以实现最佳使用效果。
通过该装置的作用,将蓄电池极柱因与蓄电池组引出线相连而承受的作用力转移至蓄电池安装架或其它装置上,以达到保护蓄电池极柱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绝缘性能好,而且可明显降低成本,有效保护电池端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座,2.定位螺栓,3.底座,4.立柱,5.紧固螺栓,6.上锁卡,7.下锁卡,8.自锁结构,9.锁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引出线固定装置,由定位座(1)、定位螺栓(2)、底座(3)、立柱(4)、紧固螺栓(5)、下锁卡(7)和上锁卡(6)组成;底座(3)、立柱(4)和下锁卡(7)注塑为一体;下锁卡(7)与上锁卡(6)通过自锁结构(8)连接;底座(3)和定位座(1)由定位螺栓(2)固定在电池安装架上。
底座(3)、立柱(4)和下锁卡(7)注塑体的中心还有贯通的螺栓孔,螺栓孔中有可调节高度的紧固螺栓(5)。
上锁卡(6)的两端有锁头(9),下锁卡(7)的两端有与锁头(9)相对应的锁孔,锁头(9)穿过锁孔后与下锁卡(7)自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0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带砂光机的砂带轴向摆动调节定位装置
- 下一篇:机械自动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