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电解生产中残极面壳破碎料的除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30628.1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3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树国;朱乃宝;林玉胜;徐明宽;肖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10008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生产 中残极面壳 破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电解生产中残极面壳破碎料的除铁装置,属于铝电解生产的辅助设施。
背景技术
电解铝生产企业为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开发了铸造铝合金产品,其中生产A356合金需要铁含量低于0.08%的原铝。而电解铝生产企业的原铝中的铁含量一般大于0.12%,电解铝生产中原铝铁含量的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铸造合金A356的生产。铝电解生产中影响原铝铁含量的因素有原材物料、残极面壳破碎料、铝电解生产控制技术条件等,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残极面壳破碎料。残极面壳破碎料中的铁主要来源于阳极钢爪氧化形成层状氧化铁皮脱落,如何将其中的铁有效除去,是技术人员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电解生产中残极面壳破碎料的除铁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方便,除铁效果好,能够使残极面壳破碎料满足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电解生产中残极面壳破碎料的除铁装置,包括机壳、进料斗、出料口和出铁口,进料口位于机壳的顶部,出料口和出铁口分别位于机壳底部两侧,机壳内安装有两个永磁滚筒,两个永磁滚筒横向安装,纵向倾斜布置,两个永磁滚筒间设有过渡滑料板,过渡滑料板与上永磁滚筒间设有出铁间隙。
使用时,首先将残极面壳破损料粉碎成直径小于3mm的较细颗粒料,由进料口进入,经过上面的永磁滚筒磁选后,沿着滑料板自然流动到下面的永磁滚筒,再进行磁选,除铁后的残极面壳破碎料由出料口放出,含铁物料由出铁口放出,从而可使面壳破碎料的含铁量由0.3%降到0.08%以下,使残极面壳破碎料满足了使用要求,保障铸造合金A356的生产。
两个永磁滚筒内分别安装有两个弧形永磁磁铁,弧形永磁磁铁与永磁滚筒的筒壳相适应,保证磁力效果。永磁磁铁可由高性能永磁王钕铁硼材料制作,耐高温,耐高温温度100~120℃,磁场强,吸力大,磁力达4000~6000高斯,除铁效果好,还具有免维护、节约能源、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
两个永磁滚筒的安装倾斜角度设计为60度适宜,获得良好的除铁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电解生产中残极面壳破碎料的除铁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方便,除铁效果好,能够使残极面壳破碎料满足使用要求,保障铸造合金A356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合在应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料口2、机壳3、永磁滚筒4、过渡滑料板5、残极面壳破碎料6、永磁滚筒7、进料口8、弧形永磁磁铁9、出铁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电解生产中残极面壳破碎料的除铁装置,包括机壳2、进料斗7、出料口1和出铁口9,进料口7位于机壳2的顶部,出料口1和出铁口9分别位于机壳2底部两侧,机壳2内安装有两个永磁滚筒3、6,两个永磁滚筒3、6内分别安装有两个弧形永磁磁铁8,弧形永磁磁铁8分别与永磁滚筒3、6的筒壳相适应,两个永磁滚筒3、6横向安装,纵向倾斜布置,永磁滚筒6在上,永磁滚筒3在下,两个永磁滚筒3、6的安装倾斜角度为60度,两个永磁滚筒3、6间设有过渡滑料板4,过渡滑料板4与上永磁滚筒6间设有出铁间隙。
使用时,首先将残极面壳破损料粉碎成直径小于3mm的较细颗粒料,残极面壳破碎料5由进料口7进入,经过上面的永磁滚筒6进行磁选,含铁物料被永磁磁铁吸附后甩向出铁口9一侧,残极面壳破碎料5继续下落,并沿着过渡滑料板4自然流动到下面的永磁滚筒3,再次进行磁选,除铁后的残极面壳破碎料由出料口1放出,含铁物料由出铁口9放出,使铁得到了很好地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06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矿打捞机
- 下一篇:低氮氧化物附墙节能环保分级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