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开式薄壁内套拉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0582.3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1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毕延峰;叶近茂;宫治国;刘海滨;贾万里;栗泳;艾献忠;王玉山;贾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市泰山索道运营中心 |
主分类号: | B25B27/073 | 分类号: | B25B27/073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开 薄壁 内套拉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无损伤快速拆卸薄壁内套的工具,尤其适用于野外及狭小空间及高空等的作业场合。
背景技术
在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为了减小轴与孔内壁间的磨损,大量使用了薄壁内套将其两者加以隔离。目前,对这种薄壁内套的更新拆卸无外乎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冲头分别从轴孔两侧直接将轴套投出,这种方法不仅是内套的报废性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往往造成孔内壁的划伤,而且对于盲孔用内套的拆卸更是无能为力。二是使用由专业厂家配套提供的液压拉拔工具,但这些专用工具一般体积大、结构复杂、携带不便,不适合野外以及狭小空间和高空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不会对内套和孔内壁造成任何损伤的,适用于狭小空间及高空作业的对开式薄壁内套拉拔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螺母、推力轴承、定位盖、空心套、丝筒、垫片、胀瓣、螺旋弹簧、主轴构成的对开式薄壁半轴内套拉拨器;带有底座和凸台的主轴上套有胀瓣,胀瓣上设有螺旋弹簧,垫片、丝筒、空心套、定位盖、推力轴承依次装在主轴上,螺母旋在主轴的前端。该专用工具依据弹簧的伸缩原理,利用对开式胀瓣在台阶轴上移动所引起的直径变化,在主轴丝杆上螺母旋转时产生的拉拔力作用下,实现薄壁内套的无损快速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轻便小巧、便于携带,适于野外、狭小空间以及高空作业,拉拔过程动作平缓,用力均匀,不会对内套及孔内壁造成任何损伤,实现内套的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I。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II。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2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主轴9上的底座端面要确保与主轴9垂直。主轴9的变径处需与胀瓣7内孔精确配合,要保证胀瓣7能从主轴9的小径平滑过渡到大径上。环形螺旋弹簧8将两个半圆形胀瓣7缠绕成盘状后套到主轴9上,螺旋弹簧8的弹性系数及弹簧长度要使其张力保持在适当的范围。空心套4为成套系列部件,可根据内套10安装孔的不同直径和安装深度选择相应直径和长度的空心套。
使用时,如图2所示,首先将由环形螺旋弹簧8缠绕成盘状的胀瓣7套到主轴9上,然后将主轴9的底座连同胀瓣7一起插入内套10中,并且保证胀瓣7越过内套10。并通过垫片6压迫胀瓣7从主轴9的小径过渡到的大径端。此时弹簧8拉伸,胀瓣7胀开成圆形,与内套10端面完全接触。在主轴9上套上空心套4,使其与内套装配孔端面紧密接触,在空心套4外侧盖上定位盖3,放上推力轴承2后,旋动压紧螺母1拉拔主轴9,主轴9的底座将拉力传递到胀瓣7上,胀瓣7带动内套10外移,如图3所示,达到拆卸内套的目的。
图4为对开式胀瓣安装过程中处于主轴9小径时的剖视图,两瓣合起来后椭圆孔的短径应与主轴9的小径相同。图5为对开式胀瓣拉拔薄壁内套时处于主轴9大径时的剖视图,其孔的直径应与主轴9的大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市泰山索道运营中心,未经泰安市泰山索道运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05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锥度纸杯成型机的卷边装置
- 下一篇:家用多功能简易吸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