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笔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0393.6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8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秦俊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俊坤 |
主分类号: | B43K29/04 | 分类号: | B43K29/04;B43K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0山东省兖***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笔,按国际专利分类表划分属于作业运输部,印刷分部,书写或绘图器具;办公用品大类,书写或绘图器具小类,书写器具与其他用品的组合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笔因它的经久耐用、高贵典雅、手感良好等优势,目前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书写工具。由于钢笔是大众公认的最佳练字工具,一直以来备受学子与学人的青睐。但钢笔一旦受到颠簸,便极易发生钢笔水泄漏现象,使用者一旦将泄漏钢笔水的钢笔自笔帽中拔出,便会对双手、纸张甚至衣服造成污染,由于目前还没有能够彻底清除钢笔水污渍的洗涤剂,一旦皮肤或衣服被钢笔水污染,会带来一系列的不便,甚至导致衣服无法继续穿着。长此以往,人们对钢笔的钟爱逐渐淡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钢笔水泄漏而污染皮肤及物品的钢笔。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钢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一种钢笔,包括带有笔尖的笔身和笔帽,笔帽外壁上设置有通孔及与之配合的孔盖,孔盖一端铰接于笔帽外壁上,孔盖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由吸水材料制作的吸水装置,吸水装置纵截面呈U字型,横截面呈环状,吸水装置外壁与笔帽内壁紧密配合,吸水装置内壁与笔身紧密配合。
通孔为带有弧度的长方形,通孔的弧长大于等于所处位置的笔帽周长的二分之一,小于笔帽周长,通孔的宽度等于吸水装置的高度。
孔盖弧长大于等于通孔弧长。即孔盖可以完全覆盖位于笔帽侧壁上的通孔。
孔盖上设置有盖柄,盖柄与固定连接于笔帽上的U型卡槽紧密配合。即吸水装置自通孔进入笔帽,当吸水装置完全进入笔帽后,可以将通孔完全堵住,孔盖的盖柄卡入笔帽上的U型卡槽固定。
笔尖到笔帽密封端的距离大于吸水装置密封端到笔帽密封端的距离。则当笔身完全进入笔帽时,笔尖并不会接触到吸水装置,避免了吸水装置吸收尚未自笔身溅出的笔水。
所述吸水装置可由硬质海绵等吸水材料制作而成。
一旦钢笔发生笔水泄漏,由于吸水装置外壁与笔帽内壁紧密配合,漏出的笔水不会沿笔帽侧壁外漏,且吸水装置内壁与笔身紧密配合,可以将笔身上的笔水也全部吸收。避免了笔身被拔出后造成污染。本实用新型所述钢笔使用一段时间后,抬动盖柄,使之自U型卡槽中移出,将孔盖打开,从而将吸水装置自笔帽中移出,进行晾晒,待吸水装置干燥之后继续使用。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得知本实用新型所述钢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可以有效解决钢笔水泄漏造成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钢笔,包括带有笔尖的笔身和笔帽1,笔帽1外壁上设置有通孔2及与之配合的孔盖3,孔盖3一端铰接于笔帽1外壁上,孔盖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由硬质海绵制作的吸水装置4,吸水装置4纵截面呈U字型,横截面呈环状,吸水装置4外壁与笔帽1内壁紧密配合,吸水装置4内壁与笔身紧密配合。
通孔2为带有弧度的长方形,通孔2的弧长等于所处位置的笔帽1周长的二分之一,通孔2的宽度等于吸水装置4的高度。
孔盖3弧长大于等于通孔2弧长。即孔盖3可以完全覆盖位于笔帽1侧壁上的通孔2。
孔盖3上设置有盖柄5,盖柄5与固定连接于笔帽1上的U型卡槽6紧密配合。即吸水装置4自通孔2进入笔帽1,当吸水装置4完全进入笔帽1后,可以将通孔2完全堵住,孔盖3的盖柄5卡入笔帽1上的U型卡槽6固定。
笔尖到笔帽1密封端的距离大于吸水装置4密封端到笔帽1密封端的距离。即当笔身完全进入笔帽1时,笔尖并不会接触到吸水装置4,避免了吸水装置4吸收尚未自笔身溅出的笔水。
一旦钢笔发生笔水泄漏,由于吸水装置4外壁与笔帽1内壁紧密配合,漏出的笔水不会沿笔帽1侧壁外漏,且吸水装置4内壁与笔身紧密配合,可以将笔身上的笔水也全部吸收。避免了笔身被拔出后造成污染。本实用新型所述钢笔使用一段时间后,抬动盖柄5,使之自U型卡槽6中移出,将孔盖3打开,从而将吸水装置4自笔帽1中移出,进行晾晒,待吸水装置4干燥之后继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俊坤,未经秦俊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03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