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莲子壳生物膜污水处理床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0237.X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6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王丽;张成禄;史倩倩;关小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莲子 生物膜 污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莲子壳生物膜净化污水的装置,进一步说是一种莲子壳生物膜床。
背景技术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被广泛采用,它主要是利用附着在载体上的生物膜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净化水体。填料是决定其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不同特性的填料对生物膜的性状及反应器的稳定性影响很大。目前常用的载体有陶粒、砾石、活性炭、聚乙烯塑料等,但以上载体大都容易堵塞,需定期冲洗,且挂膜速度慢,挂膜量少,造价较高,管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堵塞,挂膜速度快、造价低的莲子壳生物膜污水处理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莲子壳生物膜污水处理床,包括床体、进水口、布水板、曝气器、排泥口、溢流堰、筛网和出水口,所述床体呈圆筒形,床体底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布水板、曝气器和排泥口;床体上部侧面分别设有溢流堰和出水口;莲子壳晾干或自然烘干后,作为载体充满整个床体,为防止载体上浮,在其上部设置一到多层孔径小于莲子壳的筛网。
床体为PVC塑料,布水板为带孔的PVC塑料板,曝气器为鼓风曝气装置,筛网为带孔的PVC塑料板或铝网。床体底部和侧壁为圆弧衔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运行时,污水由进水口进入,经布水板均匀布水后和莲子壳载体充分接触,在曝气充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大量繁殖并附着在莲子壳载体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吸附降解,少量的污泥被筛网阻隔,水质变清,最后经溢流堰沉淀后由出水口排出。剩余污泥可由排泥口去除。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莲子壳作为生物膜载体,废物利用,且莲子壳使用寿命长,无二次污染;挂膜牢固,生物量高,不易堵塞,去除效果波动小;体积负荷高,处理时间短,处理效果稳定;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床体,2为进水口,3为布水板,4为曝气器,5为排泥口,6为溢流堰,7为筛网,8为出水口,9为莲子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莲子壳生物膜污水处理床,包括床体1、进水口2、布水板3、曝气器4、排泥口5、溢流堰6、筛网7和出水口8。所述床体1呈圆筒形,床体1底部和侧壁采用圆弧衔接方式,可使水流均匀分布,避免死区;床体1底部分别设有进水口2、布水板3、曝气器4和排泥口5;床体1上部侧面分别设有溢流堰6和出水口8,溢流堰用来沉淀污泥,提高出水水质;莲子壳9先经过晾干或自然烘干的简单预处理,然后作为载体充满整个污水处理床,在其上部设置一到两层孔径小于莲子壳的筛网7,既可以防止载体上浮,又可以阻挡部分污泥,使出水更清。
所述的床体1为PVC塑料,布水板2为带孔的PVC塑料板,曝气器4为鼓风曝气装置,筛网7为带孔的PVC塑料板或铝网。
本实用新型运行时,污水由进水口2进入,经布水板3均匀布水后进入反应区,和莲子壳载体9充分接触,空气从床体1底部均匀鼓入,水体中溶氧充足,微生物大量繁殖并附着在莲子壳载体9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机物被膜上的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少量的污泥被筛网7阻隔,污水得到净化,水质变清,最后经溢流堰6沉淀后由出水口8排出。剩余污泥可由排泥口5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0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合在移动载具的生理讯号处理与监测装置
- 下一篇: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