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合收割机变向风谷物籽粒清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0162.5 | 申请日: | 200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1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桂堂 |
主分类号: | A01F12/44 | 分类号: | A01F12/44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3307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收割机 谷物 籽粒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合收割机谷物籽粒清选机构。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详尽的现有技术是本申请人于2006年12月23日申报的名称为“新型联合收割机变向风清选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200620161640.1),由于该现有技术清选系统仅靠风机风力清选分离谷物,没有专门的分离设置致使收获的子粒不干净,入仓粮食纯洁度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合收割机变向风谷物籽粒清选系统,去掉了疏松轴和变向风轴,增加了多功能分解板等,以解决现有技术高产麦田收获麦粒的不干净,影响收割效率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鼓风机、提粮搅笼、复脱搅笼、复脱搅笼档板、复脱搅笼控制板、秕糠分解板和上护板组成,以上与现有技术结构相同,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变向风谷物籽粒清选系统,该系统包括进谷口滑板、强风分解板、多功能分解板、两个梳状分解板、两个竖向分离板,进谷口滑板由两个矩形板成一定角度焊接在箱体上;强风分解板、多功能分解板均固定在箱体上,且互相与鼓风机出风口有角度;强风分解板与鼓风机出口下板有间隙,且开口大小可以调整;梳状分解板上设置等距离分布的弯折钢丝(或钢条),其中一个梳状分解板连接在箱体上,与强风分解板、多功能分解板组成分解板组合,多功能分解板上设置多个圆孔,强风分解板与鼓风机出风口成钝角;另一个梳状分解板焊接在秕糠分解板上,形成锐角;秕糠分解板焊接在箱体上,与箱体底板呈锐角;两块竖向分离板焊接在箱体上提粮搅笼的后面,与箱体底板垂直,其两块板有间隙;复脱搅笼挡板在复脱搅笼的前方,通过螺栓连接在在箱体上;复脱搅笼控制板与秕糠分解板呈钝角度焊接在箱体上,与秕糠分解板有间隙。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取消分解轴、变向风轴,结构简单,设备成本继续降低,寿命延长;完全解决了麦粒不干净等问题,单位时间内的喂入量可以大幅增加,比常用的动筛系统提高约70%,燃油消耗降低50%左右;清选过程完全采用风力作用,利用挡板以及梳状分离板改变风向,安全、高效的完成清选任务;进一步提高了收割效率、减少了粮食资源浪费、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图
图2是变向风谷物籽粒清选系统前视图
图3是梳状分离板结构图
图中1进谷口滑板、2提粮搅笼、4强风分解板、5多功能分解板、6梳状分解板、7竖向分离板、9复脱搅笼挡板、10复脱搅笼、11秕糠分解板、12谷物分解板、13复脱搅笼控制板、14上护板、15箱体、16脱粒装置、传动装置、17输送装置、18联合收割机、19割台装置、20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其进谷口滑板(1)与箱体(15)焊接;强风分解板(4)与鼓风机(20)排风口成钝角并链接在箱体(15)上,开口大小可以调整;多功能分解板(5)与鼓风机(20)排风口和强风分解板(4)成有角度并焊接在箱体(15)上;梳状分离板(6)焊接在箱体(15)上;竖向分离板7焊接在箱体(15)上且位于提粮搅笼(2)的后面,与箱体(15)底板互相垂直,其两块板有间隙;复脱搅笼挡板(9)在复脱搅笼(10)的前方,连接在箱体(15)上,且其开口大小可以调整;秕糠分解板(11)焊接在箱体(15)上,且与箱体底板成锐角;复脱搅笼控制板(13)与秕糠分解板(11)成锐角用螺栓连接在箱体(15)上,且与秕糠分解板(11)有间隙。
本使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未经分离的麦粒和麦皮经进谷口滑板落在梳状分解板上,被分散开,籽粒经初步分离,而强风分解板对通过鼓风机的风力改变风向,将未分离干净的籽粒吹至提粮搅笼,通过和竖向分离板对未完全分离的籽粒进行分别清选,一部分干净的籽粒就会落入复脱搅笼、而另一部分则被吹至秕糠分解板上,且秕糠分解板上的梳状分解板再次对麦粒和麦皮进行分离,从而达到多次清选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鼓风机产生的风力作用,利用分解挡板组合、梳状分解钢丝改变鼓风机风向,实现对麦粒麦皮进行多次分离,达到防止漏粒、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桂堂,未经李桂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0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听诊器振动膜
- 下一篇:张力式电子围栏周界防入侵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