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9982.2 | 申请日: | 200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17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郑丽娟;解梅;徐连英;田志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丽娟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315;A61M5/178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庆德 |
地址: | 262300山东省五***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具体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医用注射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注射器为一种常用的医疗器具,一般包括针头、针筒和活塞等,针头安在针筒上,活塞处于推杆前端可滑动的套装在针筒内;为防止交叉感染以及卫生状况,注射器的一次性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现在大部分的注射器的一次性使用情况处于“管理性”概念,现在常用的一次性注射器本身不具有自毁性,具有可重复利用性,这样给交叉感染留下了隐患,也容易一起疾病的传染;另外,现在的一次注射器在使用后,针头暴露在外,在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刮伤工作人员,造成新的交叉感染;专利号为200320131733.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一次性使用安全注射器,针头设在针筒前端的针头座上,针头由针管座、针管套、针管、密封锁环和弹簧组成,针管装在针管套前部通孔中,密封锁环装在针管套后端的台阶上,且卡装在针管座空腔的末端部,针管套起到保护针头的作用,注射使用完推杆会拉时,针管套连同针管受弹力作用一起弹回针筒内,达到防止重复使用的目的,但其结构相对复杂,针对一次性用品有着较大的浪费,不利于大批量的推向社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具有保护性自毁结构且能安全操作的注射器,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重复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和不安全使用注射器所造成的隐患问题,并且其结构简单、实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针筒,针筒的前端设有针头,处于推杆前端的活塞套装在针筒中,其结构特点是:针筒外侧设立一个套筒,套筒与针筒的后端采用螺纹连接,套筒上设有夹持部,套筒的前端设有保护套,针筒后端的内腔壁上设有回止槽,推杆的后端设有与回止槽对应的回止片。
所述的夹持部位于套筒中前部位,且其形状为针筒上的凹部或者扁平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针筒的端部设有针头,处于推杆前端的活塞套装在针筒中,针筒外侧设立一个套筒,在远离针头的一端针筒的外部与套筒采用螺纹连接,套筒端部设有可以保护针头的保护套,螺纹可以调节针头露出的长度,既可以在注射前保证针头的插入深度,还可以在注射完保护针头,以免划伤他人,造成交叉感染;套筒上设有夹持部,夹持部位于套筒的中前部,且其形状为针筒上的扁平状,便于注射人员扎针时的夹持和用力;在远离针头的一端针筒的内侧设有回止槽,推杆的尾部设有回止片,当推杆推动活塞注射完后,止回片恰好卡在针筒内部的止回槽中,阻止推杆的再次拉回,起到自毁式一次性使用的目的,防止了注射器重复使用造成的各种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注射器,包括针筒1,针筒1的端部设有针头2,处于推杆4前端的活塞3套装在针筒1中,针筒1外侧设立一个套筒6,在远离针头2的一端针筒1的外部与套筒6采用螺纹连接,套筒6端部设有可以保护针头2的保护套8,通过螺纹调节,可以调动针头2露出的长度以便于注射,并且保护套8可以保持针头的直立状态;套筒6上设有夹持部7,夹持部7位于靠近针头2部位的套筒6的1/3处,夹持部为套筒6本体上的凹部或者扁平部,在远离针头2的一端针筒1的内侧设有回止槽5,推杆4的尾部设有回止弹片9,注射完药液后,活塞有一定的弹性,对推杆稍微用力使回止弹片9卡在回止槽5中,可防止推杆的再次拉回,回止弹片9为推杆上的切口弹片或者设立在推杆上的凸起斜弹边,对应的回止槽5的形状须卡住回止弹片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丽娟,未经郑丽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9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