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防倒灌油嘴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9638.3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01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西江;陈庆卫;张海霞;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庆卫 |
主分类号: | E21B34/00 | 分类号: | E21B34/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0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倒灌 油嘴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的采油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防倒灌油嘴套。
二、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业的抽油机井上,在生产阀门和回压阀门之间安装着油嘴套,用于控制油压,在回压阀门后面的管线上安装单流阀用于防止管线内的液体倒灌进入井内。原有的油嘴套设计为可进行热循环的双层结构,但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原油生产工艺发生了较大变化,已不需要进行热循环,也就使原有的油嘴套不再发挥原有的作用,同时传统的油嘴套结构复杂成本高,造成资源的浪费。而现场使用的单流阀和油嘴套为分体的两套装置,单流阀又为焊接式结构,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损坏或失效的故障,引起油井倒灌现象就需修换,如若修换,则需要停井,放空管线,动用电气焊进行修换,耗费时间2~3小时。若遇到管线长,不易放空的井,耗时会更长,严重影响了油井的开井时率和原油产量。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防倒灌油嘴套,采用油嘴套和单流阀一体化设计,既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又可有效地提高油井的开井时率和原油产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防倒灌油嘴套,包括壳体、油嘴和单流阀,壳体内顺次安装有油嘴和单流阀,单流阀包括与壳体相连接的扶正筒、与该扶正筒顺次连接的阀座和阀体,阀座和阀体内安装的阀芯,阀芯与阀体之间安装有弹簧。
其中,所述壳体一端设有连接卡箍,卡箍上设有油嘴安装孔和单流阀安装台阶及连接内螺纹,中部设有出油孔,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扶正筒一端面的圆周上设有轴向过流孔和中心孔。所述阀体一端面的圆周上设有轴向过流孔和中心孔。所述阀座为中空结构,其一端设有内锥面。所述阀芯为两端呈圆柱体,中间为设有外圆锥面的柱状体,该柱状体在阀座中,其外锥面与阀座内锥面相配合,两端的圆柱体端部分别在扶正筒和阀体的中心孔中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油嘴和单流阀组合在一起,安装在原安装油嘴的地方,壳体内的油嘴和单流阀都能通过拆卸的方式进行更换和维修。
2、对损坏的单流阀进行及时的检查、更换,对油井防倒灌效果明显。
3、操作简单,施工时间短暂,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4、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油井的井口。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一种组合式防倒灌油嘴套,包括壳体、油嘴和单流阀,壳体内顺次安装有油嘴和单流阀,单流阀包括与壳体7相连接的扶正筒2、与该扶正筒顺次连接的阀座3和阀体4,阀座和阀体内安装的阀芯5,阀芯与阀体之间安装有弹簧6。
壳体7一端设有连接卡箍9,卡箍上设有油嘴1安装孔和单流阀安装台阶及连接内螺纹,中部设有出油孔8,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扶正筒2一端面的圆周上设有轴向过流孔10和中心孔。阀体4一端面的圆周上设有轴向过流孔11和中心孔。阀座3为中空结构,其一端设有内锥面12。阀芯5为两端呈圆柱体,中间为设有外圆锥面的柱状体,该柱状体在阀座中,其外锥面与阀座内锥面相配合,两端的圆柱体端部分别在扶正筒和阀体的中心孔中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庆卫,未经陈庆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9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